- UID
- 83771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16-12-12
认证会员
- 注册时间
- 2016-12-12
|
三七作品
片名: |
《杀青》 |
出品方: |
胡楠 |
制作团队: |
胡楠 |
制片人: |
胡楠 |
编剧: |
胡楠 |
导演: |
胡楠 |
演员: |
段海涛,石岳,曾亚波,杨赓,唐延臣,安雨歆,丸子 |
摄影: |
赵晋,胡楠 |
录音/声音制作: |
申雷雷,王开 |
美术设计: |
- |
后期: |
胡楠 |
其他成员: |
王彦 |
所用摄影机/镜头(品牌/型号): |
- |
前期其他器材: |
a7s2+黑卡5 |
后期设备/流程简介: |
pr2017 |
所在地: |
天津 |
三七作品网址: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2NjI1MTc2NA==.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 |
三七作品百度盘网址: |
http://pan.baidu.com/s/1geJkBRH |
抖音账号(昵称和抖音号): |
- |
微信视频号账号: |
- |
作品简介: |
剧组杀青日出现意外枪杀,究竟谁是幕后真凶? |
发帖人是本片的: |
制片人,导演,编剧,摄影,剪辑,调色 |
作品号: |
3710-044 |
是否已拍罗德花絮: |
- |
本帖最后由 独立电影人Snake 于 2017-7-4 16:25 编辑
一个废镜头都没有,千万别眨眼系列
这次创作大概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了,因为刚巧赶上家里人各种伤病住院,身边没有固定团队可用,主力设备也刚刚出了好多还没有采购的时候,而最要命的是拍摄日前一天,最疼我的姥姥突然离世,一时让全家人措手不及,花絮中我带的黑纱并不是道具。
我需要控制情绪,根据剧情需求准备设备、服化道,同时需要利用各种资源组建新团队,协调演员,这一周忙活剧本分镜、拍摄和后期,还要忙活姥姥这的各种事宜,几乎就是没睡觉,也许是内心的悲痛和创作的兴奋交加,我并不怎么觉得困,感觉脑袋混沌了就喝罐红牛,无论是拍摄效率还是后期效率,居然都破了自己的记录。
当然,更多的还是仰仗这次团队中的各位有爱的小伙伴们,演员中的场记和红袍男演员是我好多年的老铁,我每一次自己创作都会无条件支持我,执行导演老王在人物表演的情绪表达上给了很多非常好的建议,让我在第二次改分镜时做了很多的优化。
其他的所有10来个演职人员,皆是第一次合作,曾经未曾晤面。
雷雷帮我一起收音、拟音、剪花絮、做海报,为我节省了很多时间,让我把更多精力都放在影片本身。
摄影师赵晋,这是第一次剧情片拍摄,但在拍摄日前一天下午大老远跑过来耐心听我给他讲镜头调度和拍摄方法,而他的悟性真的让我眼前一亮。
剧中的摄影师曾哥,在没有他的戏的空闲还把花絮拍了,内容非常丰富到位。
剧中导演段海涛,平时很忙没时间背词,然而拍摄当天他全戏占比5成的台词,从台词ng的没超过3次,也是超乎我的预期的。
剧中道具丸子,为了选合适的服装,把她家的床堆得一片狼藉,让我看到了一个女生衣柜的底力,也让我看到了她的态度,非常感动。她一身身地换衣服拍照片发给我,还提出自己的见解,为了一个角色跟单位倒班来参演,让我真正看到了热爱。
女主角安雨歆,从几十公里外的塘沽赶过来,晚上杀青饭都没吃赶着末班车回去。
剧中花絮摄影师石岳,在排练时我觉得他会是ng王,但正式拍摄那天并没有让我失望,很投入的表演并且完成了所有镜头的预期效果,非常赞。
整个作品是每个人努力付出的结果,现在回看花絮依旧很感动,我们用自己百分之百的付出,换来的或许是预期百分之八十的结果,但通过经历创作过程,我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更重要的是认识了一群三观趋同、志趣相投的小伙伴,谢谢你们,我爱你们。
设备方面
我用的自己的索尼a7s2+24240的全幅狗头,外加一个老妈用的黑卡5,稳定器是智云云鹤单手持的稳定器,其他的灯光器材都是借的国产山寨货,当下这个技术爆发的时代,设备的门槛其实很低,不要总认为没有别人的机器好,拍出的片子就会比人差,用好手里拥有的设备发挥它的优势,扬长避短,就会事半功倍。
的确,8bit 420 100m码率的素材,在后期剪辑和调色时会有明显的缺陷,特别是平时用惯了fs7或者ursa素材的从业人员,都感觉非常蹩脚,所以色彩上占不到优势,但各种电影节上依然会有dv拍出的佳作,圣丹斯电影节的《橘色》,也并不是以iphone5拍摄的噱头赢得尊重的,而是内容,是故事本身,是镜头表现力和创作思路。
所以5d a7 bmpcc 这些其实都算是已经跨进设备门槛的了,在创作上完全可以胜任了,剩下的精力放在故事上吧。
另外参加这种比赛,抱着去得奖谋名利走上人生巅峰的心态会被玩死的,其实玩这种比赛最大的意义是自己能力的提升,因为完全是个人行为,评委就是你的甲方,而你无法获得甲方的任何支持,甚至连沟通都没有,更别提资金和资源支持了,所以从剧本分镜开始,就要在艺术表达和成本控制之间进行权衡,组团队,弄设备,服化道,后期等每个细节都要去操心,大多都要亲力亲为。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团队和演员都极为不稳定,每次组队时会蜂拥而至,临开赛却所剩无几了,最要命的是拍摄日前一天队员或演员,甚至男女一号突然说有事来不了了,这种情况可能性很大,因为所有人几乎都是义务的,你没有理由责怪别人。
所以你就要统筹所有细节,照顾所有人的情绪,为每一个突发状况做预案,甚至plan b plan c,无论是拍摄还是后期有可能都要好几个通宵,在这个过程中,能力是全方位大幅度提升的,脱离了甲方的资金成本和正规化团队的温床,做出来的东西才是自己的底力。
比赛期限只是一个平台,没有这种比赛一般闲着随便拍拍的作品是逼不出这种高经验值的buff的,所以能参加还是参加一下,因为参加这种比赛遇到的问题,也许咱们平时为客户拍片子永远遇不到,也许参加比赛解决问题的经验,在关键时刻会救你一命,毕竟比赛大不了就重在参与了而已,然而在商业化创作中,特别是客户要求涉及到你的未知领域时,是不允许重在参与的。
以上就是我本次的创作心得,实践加反馈是进步的唯一途径,任何行业、任何人、任何事都一样,何况像三七这种比赛还是很公平自由的,不像某些主办方只是为了宣传自己的平台,搞什么转发拉票的东西,最后随便找几个人看看片子发发奖就草草了事。
我欣赏三七的认真,欣赏这个论坛上因一个命题相互撕逼的大神们,欣赏每一个有态度,有热情,有行动力的创作人,你们让我成长很多,也很快,感谢有你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