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4020|回复: 0

[ARRI百年] 编年史:初创时刻至二十世纪中期

[复制链接]

940

主题

969

帖子

127

精华

机构会员

ARRI中国官方

注册时间
2013-5-13
发表于 2017-2-9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RRI中国 于 2017-2-9 18:59 编辑

2017年ARRI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推出了一系列的ARRI编年史,带您见证ARRI陪伴影视工业逐步发展的每个重要时刻。

本期内容:
  • ARRI初创时刻
  • 阿诺与莱德的电影实战经历
  • 里程碑 —— ARRIFLEX 35的诞生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战后重建及高速发展

除了单纯的娱乐功能,电影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了一些最值得纪念的影像。电影反映着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以及我们的本质。科技隐藏在这种艺术的背后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将令人陶醉与扣人心弦的视觉影像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年轻的学生奥古斯特•阿诺(August Arnold)与罗伯特•莱德(Robert Richter)在黑暗的电影院里面对跃动的影像魔法惊奇不已,在对新兴艺术形式的敬畏与感动之下,他们投身于此,从学生变成电影人,再到后来成为精密工程设备的设计者与制造商,彻底革新了影视工业。

初创时刻

两位好友、抱负远大的电影摄影师奥古斯特•阿诺与罗伯特•莱德创建了一家公司,后来竟彻底改变电影与电视行业。他们的合作来自于文法学校的一次偶遇,两个年轻人发现彼此对任何技术方面的事物都有着同样的热情与沉迷,为了攒零用钱,他们去给别人修自行车,去当地一家电气公司当安装工人。随着两人友谊的升温,他们的兴趣也转移到了刚刚出现但发展迅速的动态图像技术上。

11 copy.jpg
阿诺与莱德在磨床和车床上一起工作

1915年

在预备役训练期间,阿诺和莱德与梅斯特-沃克新闻影片公司(Messter-Woche)的一个名叫马丁•柯普(Martin Kopp)的摄影师成了好朋友。两人被这种会动的图像媒介深深迷住,立刻就发现了他们真正的热情与目标所在。他们寸步不离黏在柯普身边当拍摄纪录影片的助手,缠着他询问关于这个行业的一切问题。在不拍片的时候,他们把空闲时间都花在了冲印室里,想方设法不断地去突破极限,寻找胶片曝光与创造新视觉效果更新奇、更好玩的方式。以前存的零用钱终于派上了用场,不久他们就存够钱买下一台二手的Urban 35mm摄影机,依靠技术方面的专长,他们对这台摄影机做了一些改进,同时成了远近小有名气的自由摄影师。

1916年

勤奋的两兄弟在慕尼黑当地一个卖旧货的地摊市场买了一台二手胶片放映机,用里面的各种链轮和驱动零件造出了他们第一台胶片印片机。

22 copy.jpg

1917年

阿诺和莱德于1917年正式成立了他们的公司,以他们各自姓(Arnold与Richter)的前两个字母组合在一起,为新公司取名为ARRI。他们在慕尼黑的土耳其大街(Türkenstrasse)开了一家小小的店铺,这个地方一直沿用至今,只不过规模大了许多——如今它是这家集团公司的全球总部。没过多久,阿诺和莱德就靠销售出几台印片机,正式取得了他们商业上的第一轮成功。在协助电影人迈克•柯普(Michael Kopp)和彼得•奥斯特梅尔(Peter Ostermayer)的过程中,两人的技术知识和专业水准突飞猛进。

1918年
33 copy.jpg
罗伯特•莱德(左)和奥古斯特•阿诺与几台木星灯光

在座落于谢林大街(Schellingstrasse)的韦斯-布劳(Weiss-Blau)录影棚里,阿诺和莱德摸透了当时灯光技术的秘诀。

这一年九月,他们带着由弗雷德•斯坦兹(Fred Stanz)执导、在慕尼黑郊区山谷拍摄的一部西部片《黑杰克》出人意料地成功杀进电影市场。在早期的那些年里,他们从未停止电影拍摄,影片总数超过100部——其中许多都是西部片,因为在那个年代西部片很受欢迎。他们的作品包括《黄色煞星》、《德州弗莱德的蜜月》和惊悚片《高压:小心!危险!》。

这些实战经历更加激励两人努力改进当时的技术设备,并且要设计出全新的产品在他们的商店里生产。

44 copy.jpg
《黑杰克》工作人员合影,站在摄影机后面的是奥古斯特•阿诺

1920年

阿诺和莱德埋头苦干,终于在1920年推出了他们自己的独立制作——使用一台Pathé摄影机拍摄的《列车劫匪》和《致命牛仔》。由于两部影片不需要和片商分成,两人从中赚到一大笔钱,他们立刻将这笔钱投入第二代印片机的设计改进和生产中。一位意大利制片人一下就购买了12台,还下单预定了另外12台。依靠销售印片机和拍电影挖到的第一桶金,他们着手进行第一台电影摄影机和灯光产品的设计与制造。

55 copy.jpg
摄影机后的罗伯特•莱德与卡尔•迪特曼(Karl Dittmann)
《列车劫匪》拍摄工作照

1924年

66 copy.jpg

ARRI开始制造他们的第一台配备镜面反射器的电灯泡,还设计了一台发电车,完全依靠一台飞机引擎驱动。通过研发这些前卫的技术,加上胶片冲印业务的扩张、承包印片机与冲印室的工程项目,这家小公司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

77 copy.jpg
发电车

ARRI推出的第一台摄影机是KINARRI 35,这是一款手摇式35 mm摄影机,可以安装100 尺的标准胶片。

88 copy.jpg

在电影拍摄的空档期,他们把自己的摄影机租给其他摄影师使用,逐渐发现将销售与租赁业务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好主意,这种商业模式在后来催生出ARRI Rental Group。

99 copy.jpg

下一个型号是取名为TroPen的改进版产品,它配备了可调节的旋转快门。

1925年

1920年代中期,一款功能改进后的新型印片机出口到美国,ARRI首次在美国取得销售业绩的巨大成功。

1010 copy.jpg

1927年

使用自己研发制造的设备在1925年扩大冲印部门的规模后,1927年ARRI又制造出了第一台摩擦传动的大型胶片冲印机。这时这家公司已经有了20名员工。

11111 copy.jpg

1928年

这一年先推出了面向业余使用者的手摇式KINARRI 16摄影机,此后不久,配备弹簧机械装置的高级版也面市了。

1937年

第一款ARRI螺纹透镜灯头问世。

1313 copy.jpg

1937年是一个里程碑,这一年第一款反光镜快门摄影机ARRIFLEX 35设计制造成功。ARRIFLEX 35的设计是如此创新高效,以至于时至今日,每一种现代的胶片式电影摄影机都沿用了这种方案。在电影创作史上,掌镜摄影师第一次能够无视差地透过取景器对焦与构图,这种能够真正透过镜头观察的能力让电影人对他们的视觉创作有更精确的掌控。

ARRIFLEX 35是如此经久不衰,在它首次亮相45年之后的1982年,这款摄影机的理念与工程设计获得了奥斯卡奖。

1414 copy.jpg
史上第一台35 mm反射式电影摄影机的理念与工程学获得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的“科学工程一等奖”。
1944年

二战期间,公司的生产转移到了茵河(River Inn)旁的布兰伦伯格堡(Brannenburg Castle)和阿默湖(Lake Ammersee)边的布赫(Buch)进行。这种以防万一的谨慎举动最终被证明是一个明智的决定。1944年7月13日,大型轰炸机编队对ARRI慕尼黑总部所在的片区进行轰炸,燃烧弹将ARRI工厂变成火海,只留下一片冒着青烟的残垣断壁。

1515 copy.jpg
布兰伦伯格堡,二战期间ARRI的其中一个生产基地。

1945年

战争结束后,阿诺和莱德带领员工开始在原址的废墟上重建ARRI公司。重建过程分几个阶段进行,一共用了近10年才完成。

1616 copy.jpg
重建中的土耳其大街ARRI公司大门。

1946年

战后的业务恢复得很快:到1946年已经售出70多台ARRIFLEX 35II摄影机。这些年来,ARRI一共生产了超过17000台ARRIFLEX 35系列摄影机。

1717.jpg
60年代的ARRIFLEX 35II产品照。


《逃狱雪冤》(1947)

1818 copy.jpg

1947年9月上映的《逃狱雪冤》是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和劳伦•白考尔(Lauren Bacall)合作的四部电影中的第三部,部分镜头在旧金山实景拍摄,其它部分在洛杉矶的华纳片场完成。执导这部风格独特的黑色影片的是德尔默•戴维斯(Delmer Daves),他从道具做到演员再成为编剧,后来的20年间因为执导了一系列广受欢迎的西部片而声名鹊起。

《逃狱雪冤》最引人热议的是对设备的戏剧化运用,它没有照本宣科选择冷冰冰的客观视角,而是使用主观摄影手法通过特定观察者的视线去展现情景。这部影片以鲍嘉饰演的文森特•派瑞躲进外勤卡车运载的木桶试图越狱开场,他在行驶的车厢里奋力摇翻木桶,毫发无伤地滚落山坡,步履蹒跚地在草丛中行走,而观众至始至终没有看到他的脸。在接下来的30分钟逃亡故事里,电影人几乎只采用了主观摄影方式,演员以摄影机为肢体出演,配以鲍嘉的画外音,暗示着派瑞要隐姓埋名洗脱自己谋杀妻子的罪名。个别的拍摄技巧中,例如派瑞的手会突然顺着镜头指向进入画面,似乎是有意要让观众意识到他们正在以片中人物的视角观察。只有当派瑞经过整容手术改头换面之后,鲍嘉才真正出现在镜头面前。从那一刻开始,这部电影才回归到传统的客观视角风格。

戴维斯意识到了摄影机视角的关键作用,当他发现战争结束后有几台ARRIFLEX 35从德国运到了美国,他就向美国政府申请到了一台。经验丰富的ASC摄影师西德尼•希科克斯(Sidney Hickox)拍摄过鲍嘉和白考尔前两部合作的影片,这一次他很快就熟悉了小巧便携的ARRIFLEX 35,旧金山的布景与外景拍摄都将派上用场。

戴维斯仔细思考过组合素材的方式:“我认识到电影剪辑的方式与肉眼观察不同,所以相较硬切,我采用叠加淡入淡出的方法,或是在镜头平移的过程中下刀。”ARRIFLEX 35的紧凑式设计和反光镜取景系统可以让摄影师有更直接、精确的构图,给这部大量采用主观摄影的电影添彩不少。

《逃狱雪冤》之后,主观式摄影逐渐失宠,只偶尔在一些恐怖片、科幻片里出现,而且出现的时长很短。最近这些年,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Brian De Palma)在他的黑色电影《黑色大丽花》(2006)里用到一个主观摄影的场景,让这种手法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不过这样的例子在现代电影中已经是少之又少。彼时好莱坞是首次使用这种戏剧化的手法,但从此以后ARRIFLEX 35反光镜摄影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拍摄出的电影数不胜数。

1948年

战后重建高速进行中,这一阶段的建设直到1950年代后期才完成。

H1 copy.jpg

路易斯安纳州的故事(1948)
H3 copy.jpg

纪录片传奇人物罗伯特•J•弗拉哈迪(Robert J. Flaherty)执导的这部影片是ARRIFLEX 35II在1947年登陆美国后首批采用这款摄影机拍摄的电影之一,摄影师是理查德•李科克(Richard Leacock)。本片虚构了一个来自路易斯安纳流域的法裔美国少年的故事。这款摄影机的轻巧身形在复杂的地形中大显身手,弗拉哈迪对它的反光镜取景器爱不释手,经常亲自上阵充当两台ARRIFLEX摄影机之一的掌机摄影师。

1952年

H2 copy.jpg

ARRI在毗邻罗森海姆(Rosenheim)的施特凡斯基尔兴(Stephanskirchen)买下的地产,这个地方容纳着ARRI灯光设备和摄影机胶片盒的设计与制造工厂以及一个铸造车间。

H4 copy.jpg

ARRI研发出当时旗下最大的灯头——ARRI GIGANT 20 kW。

H5 copy.jpg

一台ARRIFLEX 16ST被安装在车身上拍摄著名车手格拉汉姆•希尔(Graham Hill)在赛道上的练习。

H6 copy.jpg

20世纪中叶电视业进入黄金时代,并推动胶片摄影机运用方式的改变和需求的提升。广播媒体率先从美国起步,随后席卷全球,无论是国有还是私营的广播公司,对电视节目的需求与日俱增。市场对节目内容的“索求无度”意味着还需要更多摄影机,这是一个新的机遇。大众媒介翘首以待更快捷更经济的制作方式,而这正是16mm胶片技术可以大展拳脚的地方。1952年,ARRI推出了第一款配备反光镜快门的16mm专业胶片摄影机ARRIFLEX 16ST。这一格式在赛事报道、新闻报道以及纪录片、叙事电影、电视节目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16mm胶片迎来全盛时期。

1953年

H10.jpg

研发出第一款用于16mm和35mm摄影机的隔音罩。

H7 copy.jpg

ARRI继续在慕尼黑扩建完善两个大型录影棚,它们有配音间和制作办公室,后来还增加了一个现代化的影院。

萨蒂亚吉特•雷伊

H8 copy.jpg

在电影史上,可能没有多少导演能够像萨蒂亚吉特•雷伊(Satyajit Ray)一样初出茅庐就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如今,雷伊普遍被视为最伟大的印度电影人之一。但他初次踏入电影世界时,只不过是一个帮导演勘景的年轻人。那是1949年,法国导演让•雷诺阿(Jean Renoir)为了拍摄《河流》走访他的家乡西孟加拉邦,而他以志愿者身份帮让•雷诺阿在当地勘景。

最初雷伊在一家广告公司做美术设计师,第二年被外派到伦敦工作。他抓住这个机会看遍了所有他能看到的电影。受到维托里奥•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执导的大作《偷自行车的人》的启发,他决定把孟加拉经典小说《大地之歌》搬上大银幕,这部电影围绕贫苦的孟加拉男孩阿普艰难谋生的家庭展开。

1950年末回到印度后,雷伊开始组建他的团队。天遂人愿,他选择的合作伙伴个个都天赋异秉。青涩的艺术指导班西•钱德拉古普塔(Bansi Chandra Gupta)后来成了全印度电影美术界最受人敬仰的大师,制片主任阿尼尔•乔哈里成长为稳重自信的制片人。实现雷伊的美学理念,最关键的人物也许就是苏布拉塔•米特拉(Subrata Mitra)了。他是一位平面设计师,以前从未接触过电影摄影机,是雷伊成功劝说他担当本片的电影摄影师。

H9 copy.jpg

雷伊自筹资金,《大地之歌》于1952年开拍,但是由于资金来源并不稳定,四年里拍摄也时断时续。导演坚持新现实主义倾向,必须在真实的场景拍摄,混合演员与非职业演员。米特拉使用一台ARRIFLEX 35II,声音则依靠一台Nagra开盘录音机录制,这套轻便式组合只需要很少的工作人员,实景拍摄中机动灵活,要用的功能一样不缺,考虑到本片的投入和导演的手法,这种搭配反而成了关键因素。

雷伊和米特拉都在避免使用录影棚里那种华丽的灯光风格,所以米特拉想出一种办法,就是用最普通的白床单以一定角度去反射灯泡,让演员身处更佳柔和、自然的光线之中。通过这种方式,米特拉极其简单有效地就模拟出了日光,现在全世界的灯光师摄影师都在使用这种方法。最终的黑白摄影画面美不胜收,并对这部电影的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

美国导演约翰•休斯顿(John Huston)在为他的电影《霸王铁金刚》到印度勘景时看过一些雷伊的拍摄素材,他对这部影片赞许不已。1955年,《大地之歌》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首映,随后在加尔各答公映。1956年的戛纳电影节,《大地之歌》征服评审团,获得“最佳人类纪录片”评审团特别奖。

这部电影陆续赢下十几个奖项,它开启了雷伊漫长而辉煌的导演生涯。《大地之歌》也成为讲述同一个人物故事的三部影片、被大众称为“阿普三部曲”的开篇之作。米特拉做为雷伊的摄影师又和他继续搭档了许多年,ARRIFLEX摄影机就是他们携手合作的粘合剂。雷伊的儿子山迪普(Sandip Ray)一直协助他父亲的工作,当他多年以后也成为一名导演时,他的选择依然是ARRIFLEX摄影机。萨蒂亚吉特•雷伊于1992年4月23日辞世,距他获得当年的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仅过去数周。

1957年

一座全新的采用ARRI印片与显像设备的彩色冲印厂落成。仅仅12个月后,一座更大的办公大楼也几近完工。

QQ20170209-0 copy.jpg
位于阿德尔伯特路(Adalbert Strasse)的摄影机装配车间。


1958年

ARRI建造了一座电影院。1985年和2002年,这座电影院经过两次翻新,每次都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设备。

QQ20170209-1 copy.jpg
1985年的电影院。



下期ARRI编年史将为您介绍更多ARRI在胶片时代的产品与技术发展历程,以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视作品的幕后故事,敬请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GMT+8, 2025-1-23 03: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