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的魅力在于做梦,一年365天奔忙庸碌,至少有这7天,我们有了一个理由为梦起舞。 感谢同道 痴梦者注定孤独。 逐梦路上同行者寥寥,如果没有互相支撑的同道,一切天马行空都将归于空想。《闰秒》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离不开众多朋友的支持,所以首先,要感谢这帮同道。 感谢队员 这次的Crew有12个人,够得上一个小剧组的配置了。队员都是我身边的朋友,IT工程师客串特技司机、广告圈达人客串制片人………当然,导演、摄影、录音……都不是客串的。 演员我选择了一位英国华人朋友King作为男1号,选择了女团Baby家族的一位成员颜辰作为女1号(其实就两个角色)。他们在紧凑的拍摄过程中都很耐心努力地完成了表演。 车戏和狂奔,这些都是有很高危险性的做法,两位演员都很尽力地进行了尝试。为了拍摄奔跑的镜头,男主角在夜晚的上海街道来回奔跑了十几圈,衣服上全是汗。摄影也背着钓鱼竿,挂着如影飞来奔去,偶尔经过的路人时常会为眼前的景象所惊呆——这群人是疯了吧? 原计划5号凌晨2点杀青,结果拖到凌晨4点钟,副导演天平回家刚睡下,7点又再起来帮我归还器材,因为物主要用……令人感动的点滴太多,我想这个夏天就是因为你们才不同。 提醒自己 三七其实也是在提醒自己。 我相信每个导演都会跟我有一样的感受,在梦想开始的时候,“导演”在心目中只是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纵情沙场的将领形象,但是真正成为了一个导演,压力让“导演”两个字开始变得沉重了,它意味着责任。 第一层的责任,是对支持自己的人的亏欠。艺术的道路上,面对那么多人的支持,拥有动力的同时,也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和自我的期待。我们时常怀疑自己,当你感觉自己的才华对不起这么多人的支持与付出的时候,退缩和放弃成了很多人的选择。也有人无法做出选择,成为了深井冰。 第二层责任,是对自己的亏欠。书到用时方恨少,同样,片到拍时才知道经验太少。一个镜头怎样处理,一个剪辑如何下刀,导演掌握着处理这些细节的生杀大权,但却需要足够的经验与知识来做出准确的决定。三七提醒我们,影像艺术的道路上,我们多么稚嫩,多么缺乏资格来沾沾自。 最后,聊聊三七 三七是一个竞赛,但更多的,是一场大家的狂欢。 我喜欢三七的随意,邓大在颁奖典礼上吊儿郎当的样子,评委和选手们一起在北京会场吃食堂子。三七的魅力在于无门槛,在于骨子里那股虚无主义的劲头,专业组、业余组的分组的争议我觉得没有意义,反而会让这个神奇的比赛失去活力。 今年题目公布后才公布奖品其实是不错的做法,因为如果事先知道奖品这么丰厚,一些队伍肯定会更充分地准备,比赛会更激烈,更严肃,也许作品的质量也会更高,但是,三七会失去一点娱乐性,失去那份轻松的心情。毕竟,得失心重了,事情往往没法继续那么纯粹。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三七,以后还会有很多次,三七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找到了很多同好、同道,让我感觉不再孤单。 人是逼出来的,如果章程马千里的队伍第一次没有夺冠,第二年他们就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自己的潜能也许不会被激发出来,到如今倒逼自己拍出了这么好的作品。这个比赛可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很多时候不是给别人看,更是给自己看。 说到最后,还是要感谢,感谢所有身边的朋友,也感谢自己,最后,感谢三七,让我们有了一次做梦的机会。一年365天奔忙庸碌,至少有这7天,我们有了一个理由为梦起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