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4901|回复: 8

如何把握镜头秒数?

[复制链接]

0

主题

14

帖子

0

精华

新会员

注册时间
2009-5-26
发表于 2009-7-13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下制作分镜表的时候,“秒数”一栏总是空着,一直都不知道怎么去拿捏镜头的秒数,虽然知道需要根据景别以及画面元素的丰富程度来把握,但不知如何去做,就算在头脑中回想画面也很难拿捏,请诸位指教~

0

主题

80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09-3-16
发表于 2009-7-13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需要经验,更需要功夫了,我也想听听专家的看法

10

主题

2015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08-11-14
发表于 2009-7-14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关注!!!!!!

0

主题

18

帖子

0

精华

新会员

注册时间
2009-3-20
发表于 2009-7-14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嘎子哥(踏雪是嘎子哥没错吧?#%@..)说的不错,完全是在剪辑技巧基础之上经验问题。
简单说下,不妥之处,望邓老师和各位老师指正。

有两大方面决定:

一个决定因素是单镜头信息量,另一个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节奏问题,两者互相影响镜头的长度。
从普通观众角度来看,一个镜头内的内容我都读到了读懂了,你就可以下一个镜头了,长于这个时间,我就嫌长,短于这个时间,就会接受不完信息,观众会困惑或不满。(各国家因文化不同,对同一信息接受度不同,同一国家地区的不同文化层次的观众也有很大区别)。
从制作角度除了如公子小张所说“根据景别以及画面元素的丰富程度(光影(打光)、配乐、色彩,运动镜头画面中元素的变化、主体和与前、背景的关系)”,都会造成信息量的变化,从而影响镜头长度。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固定机位镜头A入画对画外说话,B边回答边入画,它与A B同时在画面交谈的镜头长度一定是不同的。复杂调度的长镜头更是如此:例如背景有小孩在追打出画又入画,旁边电视播报着当日的热点新闻,前景墙上的过世家人照片,摄影机的运动方式,打光方式,都会影响镜头的长度。这里我打个比喻,镜头长度是瓶子,内容是饮料,要装的不能溢出来又不能浪费空间。

第二个,镜头间的关系,就是剪辑关系决定,这个镜头的前一个镜头是什么,后面是什么都影响本镜头长度,多一格少一格都有不同。
大家都知道库里肖夫效应,它是现代剪辑视听效应的发展基础,单镜头本身不一定有完整意义,镜头组接创造新意义。

所以说 镜头长度的设计过程 是从最后的效果(观众心理)往前(后期 前期 策划阶段)倒着来进行的。你不能说,我要拍个几秒几秒的镜头,为什么拍3秒不拍5秒不拍6秒,不考虑这几种因素,要不就是过长内部节奏不对,要不就是过短,逼得剪辑师搞无米之炊。
最终剪辑效果 - 剪辑 - 拍摄 - 得出分镜(拍摄长度时间)
这方面做到了极致,就是像希区柯克那样:“我的剧本写完了,分镜画好了,等于我的电影已经拍完了。”
这正说明了电影制作其实就是一个控制的过程,导演的能力就是控制视听元素的能力,过了欠了都不好。

这里给出一个经典范例,可以把握一下镜头长度由什么因素所影响。



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可以好好深入研究下去,最好用视频,大家把各种镜头长度和镜头关系拍了上传上来讨论,电影用文字来讨论太痛苦了,应当用视觉形式来讨论。
毕竟研究大师作品都只是丰富概念,自己动手才是正途。

[ 本帖最后由 foredoomedhe 于 2009-7-14 19:33 编辑 ]

0

主题

14

帖子

0

精华

新会员

注册时间
2009-5-26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foredoomedhe兄所说的第一点很在理,在下完全赞同;但第二点说,与前后镜头有关系,在下却觉得不妥,这应该是跟整体情节的关系比较大吧,是宏观上的东西~~

要在实际拍摄中准确拿捏影片节奏,的确不容易啊,经常会顾此失彼

0

主题

18

帖子

0

精华

新会员

注册时间
2009-3-20
发表于 2009-7-15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失误,把第二点草草带过没有阐述完整,有可能使公子兄理解上有了偏差。
第二个问题研究下去就是剪辑结构的问题,就是节奏。对于某些filmmaker来说在某种情况下甚至远远比第一条更来的重要,但是影响并非像单镜头内的内容那么一目了然(其实也并非一目了然,都需要分析)
是不是镜头前后的关系,小张兄可以做一个实验,把我发的那个实例每个镜头拆开,一共十二个镜头,不看原版依照你自己的方式来组接,看一看是不是:镜头间的关系=整体情节,也间接构成了你说的“宏观”呢?(小张兄可以再多拆几个自己喜欢的电影段落,感觉一下)
好莱坞有句话是:选择好你每个镜头的第一格和最后一格(还有另外一句是:多一格则臭,少一格则美,这个咱们下面继续谈)。依靠什么选择呢?就是镜头之间的关系。你的这个多两格少一格“选择”过程,就决定了镜头的剪辑长度,当然也决定拍摄的镜头长度。
况且有情节的剧情片(drama,中国叫故事片)只占了电影类别的很小部分,没有“情节”的电影就没有节奏了么。
发一无情节电影实例,这个很经典堪称剪辑教科书,同类型的还有柏林交响曲,持摄影机的人,机械生活,有了这些先锋电影的开路创先,好莱坞商业电影才能用上这些剪辑手法,商业电影永远是艺术电影的二道贩子。



“要在实际拍摄中准确拿捏影片节奏,的确不容易啊,经常会顾此失彼”说的极是,能准确拿捏的多半都成大师名家了,都是有自己独特的可辨识的统一风格。
这方面只能是长年的“正确”经验的积累,还有就是有此方面天赋的人,这个与音乐类似(电影和音乐的一个相似之处就是段落节奏和相对松散的结构),懂音乐的剪辑师往往节奏感和视觉协调性特别好。相信很多业内人士会有同感。

[ 本帖最后由 foredoomedhe 于 2009-7-15 10:02 编辑 ]

0

主题

18

帖子

0

精华

新会员

注册时间
2009-3-20
发表于 2009-7-15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更多的是反映了工作方式的不同。Ron Howard 和 Gus Van Sant 各自的方式肯定千差万别。

贴一段导演台本开头的一段话:“导演:(在本工作台本中,表述了导演对文学剧本的总体把握与和各段、各场戏的具体处理、拍法、长度等设计,摄制组拍摄工作的依据。具体镜头的分切与摄法,在各场拍摄前的排练掌握后再决定。)”

分镜表上的镜头长度栏,大多是依靠估量,不可能精确,仅仅是一种参考(如剧本分为1/x 或 0.x),因为不具实际意义。有些情况甚至连第一点也不考虑,角色的“戏”完了就cut。

真正讨论镜头长度都是在剪辑台上。这也是我的讨论倾向。
我觉得讨论这个比分镜表上的镜头长度更具实际意义。
没有就题论题,还望公子兄海涵。

[ 本帖最后由 foredoomedhe 于 2009-7-15 11:09 编辑 ]

0

主题

14

帖子

0

精华

新会员

注册时间
2009-5-26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foredoomedhe师兄过谦了,你说得详细极了,的确啊,影片的节奏影响着每个镜头,这才是真正的主导力量,不但影响着镜头长度,就连景别、灯光、摄像机移动、演员走位等一切元素都要服从于她。将宏观上的节奏把持得分毫不差的人,就是大师!

非常感谢您的悉心指点与教导

0

主题

6

帖子

0

精华

会员

注册时间
2009-6-26
发表于 2009-7-16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各位老师的讨论,很不错。
个人觉得关于镜头的时长首先受镜头组接节奏的影响,其次又受故事节奏的影响。
在镜头的连续构成组接中镜头时长更多的是受故事节奏的影响,每个镜头更多的是为了阐明故事的原委,时长有动作决定。
而在对列构成组接中镜头在阐明内容时更多的考虑是组接节奏的连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GMT+8, 2025-2-12 09: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