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4119
- 阅读权限
- 60
- 公司
- 星火传媒
- 自我介绍
- 未来影视,我们必须出一份力。
- 注册时间
- 2013-11-22
认证会员
- 注册时间
- 2013-11-22
|
纪录片
片名: |
乞巧梦 |
出品方: |
黑钻石影像机构 |
制作团队: |
星火传媒 |
制片人: |
王玲 余家鹏 刘江涛, 廖新新 |
编剧: |
聊新新 |
导演: |
付玉民 |
演员: |
- |
摄影: |
付玉民 王二翔, 乾琨 闻天 |
录音/声音制作: |
刘江涛 |
后期: |
付玉民,闻天 |
其他成员: |
王二翔,乾琨, |
所在地: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成片日期: |
2014.8.4 |
作品视频网址: |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U4NDA3MTcy.html |
作品简介: |
一、项目分析
标题:寻找“老”广州——跨越千年的浪漫之约
寻找老广州是一部关于老广州民俗文化的纪录片。根据前期了解到的情况和收集到的素材,我们将围绕“乞巧文化艺术节”这一主体事件展开制作。以挖掘老广州文化为目标,以乞巧文化艺术节为承载对象,以艺术节中息息相关的各种故事、场面为具体表现方式。
在此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因采访、说明性内容太多而影响纪录片的基本特征;
2、避免“想当然”逻辑(例:对观众已知内容的假设要把握好),避免“辗转式”表达(例:可以通过乞巧文化表现老广州;但是不能从铜雕艺术讲到中国文化,再从中国文化讲到七夕文化、进而表现老广州,因为可能导致逻辑太绕、表达不畅),以防观众不能流畅、快速理解影片内容,进而影响到影片效果。
3、避免因拍摄的活动内容过多造成影片结构混杂;
4、避免因以乞巧节为主要对象,而可能造成的跑题——表现的是广州文化、最终要表达的是老广州;
5、我们拍摄的主要是现代人过乞巧节的方式,要通过一些手法,加强镜头内容与历史文化的联系。
二、定位风格
1、根据《寻找老广州》的影片类型和内容构成,影片应具有:结构稳重、风格明快、内容适宜、口味适中、表达清晰的特点。
2、结构稳重是说要让观众看完影片后基本能意识到这是纪录片,这样就说明了我们对纪录片感觉得把握是对路的。
3、风格明快是说根据乞巧节活动欢乐、热情、明快的形式特征,尽量向观众展现真实的文化节感官体验,与观众同频,让观众产生共鸣;
4、内容适宜是说:主要表现的是老广州文化历史,影片使用的素材一定要在最大程度上服务主体;
5、口味适中是说要要注意元素的平衡,例如商业和文化的比例、关注点的侧重等。
6、表达清晰是说,弄清影片主旨,不能有杂乱的情感表达。
三、基本构想
1、影片主要内容的整体结构类似于镜头“从全景快速聚焦到一点,再从焦点缓慢拍摄焦点周围的内容”。
2、具体来说,也就是从广州切入珠村;从珠村这些天喜庆的场面引出乞巧节事件以及潘老师;然后以艺术节和潘老师为焦点,发散性记录相关文化活动。
3、参照《舌尖上的中国II》的手法,在影片开始和结尾场景形成呼应(例如晚会的筹备和正式演出) |
发帖人是本片的: |
- |
本帖最后由 小编118 于 2014-9-3 10:51 编辑
钻石导演商学院一组毕业作品<乞巧记>花絮篇与大家见面了!2天策划调研,奠定方向风格;3天紧张拍摄,积累30小时素材;3天通宵制作,浓缩分秒精彩!
全程 60D 600D 一台三脚架, 手机录音。学生党,条件有限。只能这样,望各位前辈多多指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