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某上市公司拍的一条小片子经过几个月的前期准备终于开拍了,做为向来都不怎么看好BMPCC这机器的人来说,选定这机器做为此次拍摄的主机着实让人心里没底儿,反过来说,不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这机器现在可是神一般的存在,无比火热,我也来凑个热闹。做做功课,找找反面案例,想想解决方案,开搞!!遗憾的是,拍完片子才想起来可以出篇文章,现场图没怎么拍,大家将就着看吧。对于此机我也是小白水平,错误疏漏在所难免,大家多包涵的同时还请多指证。
拍摄现场选在一家酒吧,众所周知,酒吧里面的照度一般都很低,无论看毛都要拿手机照着!BMPCC的高感并不算得上好,大家所诟病的横纹啊、躁点啊、宽容度、电池解决方案啊、广角问题等等让BMPCC被戴上了“无法用来干活的机器”这样一顶帽子。但是,经过实际使用,BMPCC这机器给人惊喜不少!。BMPCC固然有它存在的价值,但是如果你不配齐以下东西,BMPCC你还是别玩了!!
1,Metabones 代价:3XXX人民币 这是EF转接E口的环,图片来源于网络 某网转接环售价,不同卡口价格不一样 都说BMPCC无广角,但是有了这个神器你还怕没广角么??使用这个转接环不仅能提升锐度,还能实现相当于扩大一档光圈的效果。这玩意原理是通过光学镜片把图像缩小聚集到另外一个平面上,由于是缩小画面,所以能提高画质,多见于天文望远镜,被用来扩大望远镜视角、提高亮度及增加清晰度。Speed Booster的原理和望远镜上的减焦镜一样,只是针对更大像场镜头进行了专门设计。 原理图 现场使用的B机,比较精简 A机配置
我们这次用的是CY-M43方案,因为CY口有不少高性价比老镜头,具体是哪些就不推荐了,自己上网搜。必须要说明的是,使用这个转接环以后,极端光比下并无明显可见的画质下降,BMPCC在室内空间绝对能耍得开,对屌丝玩家来说绝对是福音。 推荐等级:★★★★★ 评价:小贵,但绝对值! 测试视频: 2,电池方案,代价 :7XX人民币
评测说bmpcc的电池能用40分钟,经过实际测试,居然能达到了20分钟,简直碉堡了!!!所以,外接是必须的,一根DC线,一个大电,片场再也不用担心电源问题啦。具体时间没测过,如果你准备了一箱电池,十天半个月都不用充电了吧...我们这次用大电,两个机位,一天两个半小时的素材,中途根本不用换电池。这应该是迄今为止最完美的解决方案了。 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电池 外接电源线,可以自己做,也可以买 推荐等级:★★★★★ 评价:极省心,来一套吧!
3,PL转接环 代价:2XXX人民币 为什么非要转接PL呢?EF转M43不是很好很便宜么?是很便宜,但是你要记得你是在拍片而不是在拍过家家测试片好么!!除了增加能使用更多高质量或者高性价比镜头的可能之外,使用PL方案的意义在于你不得不去使用另一些能让你处于最佳工作状态的配置,各种附件搭配使用,实际上带来的是整体流程的科学与更加高的效率。潜台词是,你要为此多掏更多的钱,不过物有所值。 PL转接环 我们使用了这个头,非常方便 推荐等级:★★★★☆ 评价:制作意识决定你的高度。
4,监看 代价 8XXX人民币 现场监看使用的是SmallHD DP4以及DP4 EVF导演那边直接是松下17寸监视器,关于监看这一块,按需求来吧,都整最好的整套下来也不便宜了。 松下监视器 推荐等级★★☆☆☆ 评价:手里有钱,那就别犹豫了!!
5,灯 若干 代价:XXX 这个为什么要单独拿出来说呢?主要是因为现在BMPCC的用户,准确来说是那些成本不高的RAW用户。有人以为RAW就是一切,用了RAW就能出牛逼轰轰的大片了。但实际情况是,如果你连最基本控制光线的概念都没有,你连出大片的可能都没有,这个道理在哪都适用,与raw不raw的没有关系。有人以为用了RAW就可以少打点灯,因为后期能调回来啊!以为用了RAW,现场拍爆了也没关系,因为后期能调啊...遇到这种人,真想骂一句,调你妹。无论你用任何器材,灯光都是现场必不可少的因素。 由于场地原因,这次带的灯并不算多,十几个2尺的kino灯管,隐藏在吧台等地方,以及几个打底光用的小型钨丝灯。此次拍摄用的灯并不算多,也没有发现大家所说的横纹问题,高感不好是问题么?噪点是有点,但绝对能接受的。 推荐等级:星星无法表示灯光的重要 评价:没有灯你就别玩了。
6,存储卡, 4*64GB 代价:3XXX人民币 这一项当然针对于想走Cinema Dng流程的用户,不知道有多少真正走完这一流程的用户。我们双机一天下来的素材量达到了285GB,实际素材时间2小时14分钟左右,一张32GB的卡也就只能拍十来分钟。我们这次卡准备的也不多,两张32GB,一张64GB,而且是双机拍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现场一边拍一边拷素材是个极其考验人耐心的差事,这边卡满了,那边还没拷完,整个剧组都被你一个人拖着,心里的煎熬可想而知。 32GB的满卡使用3.0读卡器拷贝完大约需要13分钟,如果是retina的话,只需要6分钟左右,这差距有点大了,现场备一台机器吧。如果你不走Cinemadng的话,问题就没那么严重了。prores422 HQ的拍摄时间能多一倍,也就是说,一张32GB的卡能拍半小时,一张64GB的卡能拍一个小时左右... 推荐等级★★★★☆ 评价:有点贵。
7,后期 mac平台+davinci resolve10 代价:8XXX起 人民币
此次后期流程并不复杂,主要使用resolve resolve10与final cut pro完成。具体流程如下
1,resolve转码 找不到项目盘的可以在preferences下添加 davinci resolve10对Cinemadng的支持不错,可以直接读取预览DNG素材 导入素材后,套个LUT
这里套LUT的目的是为了不在剪辑过程中一直面对灰灰的素材而影响工作情绪,所以这里并没有太多讲究,哪样舒服哪样来,我用的是rec 709,但是画面效果依然有点坑...
如果不想再调整的话,就直接去Deliver界面出prores 422 proxy代理文件,经过转码,285GB(win下,mac下略有出入,如图所示)的素材被转码成了25.2GB大小 2,剪辑,使用final cut pro直接剪辑代理文件,定剪后出XML。 3,套底,使用达芬奇套底原始DNG素材。 套底成功 4,调色、出片。
这里的工作流程其实还有很多种,我这里使用的是最常见、最简单、的流程。有时间的话可以尝试其他的,但是出活就老老实实了。 比如可以转码成ciniform raw,在pc平台上使用premiere edius等剪辑软件。
此次录音用的是roland R44 与森海塞尔416
到这里,还是想说那句,你用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什么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