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58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8-12-26
认证会员
何雄坚
- 注册时间
- 2008-12-26
|
正片:
参赛凭证:
拍摄时候太匆忙,收工的时候才想起来,已经快天亮,人都累得不行,一时又想不到如何证明,就录了一段视频,说了一个新闻,视频的内容大概是说:现在是7月14日的凌晨,7月13日有一则新闻说,广东鹤山的核废料厂(实质是核燃料厂)项目取消了,bababa。。
终于顺利发布了,差点就赶不上,被家里的网速吓出冷汗来,因为遥想第一次拍三七时,在优酷上传,审核都要半天(真的得半天),这次56的审核非常之快,其实还可以迟点上传再完善一下。。
这里都是拍过片的人,都知道,要拍一部片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这一个星期里,是这一年中最兴奋的时刻,也是一年中唯一一次有虚脱的感觉。。真得感谢很多人,旧的新的,都是陪着我成长的,使我看到每一次的进步,这是使我继续拍片的强大动力。。貌似要关闭编辑,先发布
补充内容 (2013-7-17 13:44):
说说这一次拍摄的全过程吧
首先是剧本创作方面:10号凌晨知道了题目,立刻就喜出望外了。。悬疑?悬疑!!立刻感觉邓大是在为我出题吗??我最喜欢的悬疑类型!!以至我直接把喜剧 和惊悚片直接无视掉,剧本也不用写了,打开电脑D:我的文档/写的字/剧本/苍老师。。。不,就是“剧本”文件夹!起码能找到7、8个剧本直接使用,《希 区柯克悬念故事集》也看了不下5次,自我感觉这些剧本都不会差,就看导演功力了!!
补充内容 (2013-7-17 13:44):
但在我窃喜之际,我又想了想,悬疑是这三个类型片中最容易拍的类型,拍悬疑的应该会有很多(事实证明我是被自己的喜好蒙蔽了双眼,现在看来拍最多的是惊 悚。。),那么就会有很多悬疑片大同小异,《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绝对被借鉴得体无完肤。。于是,一个想法就像精虫上脑一样占据了我的身体:我的故事要和 别人不一样!!于是,在题目公布后的半个小时,我深夜到寂静的马路上跑步,寻找新的灵感(幸好没人打劫)。。
补充内容 (2013-7-17 13:45):
以上是一个多么励志的画面,大多数主人公都会在这个跑步的过程中得到上天的启迪,但这没发生在我身上。。跑完步之后啥都没想到,回到家之后,就累趴睡着 了。。到了第二天,灵感还是不来,只能再次打开我的电脑: 我的文档/写的字/剧本/吉泽老师。。。都说就是“剧本”文件夹!!看见自己写的一个个悬疑剧本,又好像没多大意思,失望之际发现一个两年多前写的剧本架 构,名字叫《28》,说的就是平行空间的故事,当年写的架构就非常完整,所有的概念和解释都非常清晰,就是没写成完整剧本,当我再次看到这个几乎被我遗忘 的剧本架构,我就忽然有了想法,就用这个吧!!但问题是,我的这个《28》架构,原来想拍一个小时的,现在要缩成3分钟,这。。这得比浓缩饼干再浓缩10 倍才行!!那么就只能取最精华的部分,而且不可能有更多的解释,于是只能尽量尽量的简化才行,而事实证明。。。要极度浓缩一部影片,真的极其艰苦,至少在 成片看来,这个任务完成得一般般。。。
补充内容 (2013-7-17 13:46):
浓缩型剧本出来以后,我拿给很多朋友看过,很多觉得悬疑性不够,我其实也有这个感觉,但我还是喜欢这个浓缩故事,因为我是那么爱悬疑的一个人,我自认 为,是自认为的,我对悬疑的理解比一般人要深刻一点,我认为悬疑应该是手段,而不应该是目的;应该是悬疑带出内涵,而不是反之。。几乎所有的电影,到最后 只会记得电影给我们的启示,而不是其中所使用的悬疑手段。。所以我现在更爱看日本东野圭吾改编的影视作品,这些作品悬疑性其实也不高,但就更加让人记得 住!!但说真的,我也是个长期玩弄手法的人,对这个所想表现的内涵其实没什么信心。。(先保存,明天说说技术方面的东西)¬
补充内容 (2013-7-18 00:47):
下面说说影片正片制作的过程:
在剧本决定之后,主角还没有人选,暂时真的想不到谁能演,因为我的御用演员小潘潘童鞋提前一个月就告诉我这段时间没空,所以一直为这事头疼。。所以在当天的早上,我一边头疼着谁来演,一边在对着文字剧本开始想像分镜,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很头痛,因为我的镜头感本身就不太好,加上美术功底绝对为-1,最终,在一堆大头娃娃和火柴人的组合下,终于完成了只有我才能看得懂的分镜剧本,然后立刻找来首席摄影师rambo哥去研究镜位和所需的器材等,rambo哥实质就是这部戏的副导演了,因为除了强大的技术支援以外,这部片很多细节的东西都是和他一起商量完成的!!
演员部分先不说,先说说拍摄现场:
由于这是自己的第三部片子(还有一部协助制作共4部片),经验方面,自我感觉算有点了,但是拍摄当天,心里还是挺怯的,不过以为的经验告诉我,我想做好我就必须要相信剧组里每一个人,尤其是我组建两年逐渐成型的剧组,所以我近两部片子里,我在现场一直为一件事而努力着,就是解放自己,我要在喊action之后我是只能专心看演员表演的,不能干其他事。。。
所以虽然我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但我也把镜头设计和操作摄影机的重任交给rambo哥和他的兄弟去做,灯光也交给他们来主持,我从不烦恼这个。。别看这事好像多简单,这是很多新导演、新剧组做不到的,新导演大多会一个人干多个人的事情,因为资源太少,没办法,但这样的话,无论哪个方面都会做不好,只会糟蹋了好剧本,扯远了。。
关于这部影片的摄影,我是用了很保守的方法。。夜景+特写!
很多人觉得夜景难拍,其实不然,夜景就是麻烦而已,想要出效果,白天比晚上难多了(而且晚上录音也方便很多)!而特写,当然是为了打尽量少的灯了。。
器材方面,和我上一部片《偶遇》基本上一样:
灯具是3支仿ARRI型状的灯(发黄光的那种),还有两支广告片射灯,手提LED一支,泡沫板一块,反光板一块,还有罗生提供一支摄影用的移动灯(这是比上次多出的)
摄影机:上次用的是550D和60D,这次用的是5D3和60D,主要是用60D,5D3是为了照顾135L镜头,免得焦段太长。。。镜头有适马30,佳能50 1.8、135L,全程没用过广角
这次的画面效果全程由rambo哥负责,我很少过问,只会有时在缺少壮丁的时候帮忙调整灯位,而我也很庆幸把这个任务交给他,我非常满意他给出的画面,虽然绝对还有进步的空间,但至少我觉得,在这次的比赛中,我们这部片子的画面,绝对能站在第一梯队里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