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103|回复: 0

[Aputure] 开工锦囊·上丨 穆德远x亢晓天直播回顾:开拍前的准备及棚拍布光

[复制链接]

328

主题

328

帖子

39

精华

机构会员

Aputure官方

注册时间
2011-3-1
发表于 2025-2-12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00.jpg
001.jpg

穆德远:剧本是一剧之本,不同岗位的人对剧本关注的点也不一样。一般的情况下,导演要从整体的故事构思和走向来把握;演员读剧本要从人物出发,寻找人物的变化和主动作线;摄影师是对影像负责任的人,要去把控整体的影像基调,使之与影片吻合的同时把导演的意图准确表达出来。
穆德远:亢老师您作为照明师会怎么读剧本?
亢晓天:谢谢穆老师,让我能在2025年开年的时候和大家见面。接戏的时候一定是先看剧本,听导演讲这个故事,了解剧情,并确定影片类型,然后就是勘景和复景。当跟摄影师一起讨论并确定所有的光效、气氛,环境的大小,可能发生的变化这些大方向,再去定器材,这时候前期工作就完成的差不多了。而且知道是什么样的制作规模和拍摄方式,有的时候可以用不见得要花很多钱,但是也能拍好的方法。

总之,就是在前期把剧本尽量吃透,我认为这是照明在内的所有职能部门最重要的事。前期做好了,方向才会更准确,而且要尽量把导演和摄影指导的要求完美地体现在影片上。

穆德远:刚才亢老师说到选景。我做导演的时候,勘景除了带制片、摄影、美术,一定要把照明带上。因为选景的地点、气候等很多条件对照明方案的确定都非常重要。

比如说想拍一个山区黄昏的戏,如果选景的地点离西边的山太近,就意味着你可能拍不到黄昏,因为拍摄地可能三点钟就没有阳光了;如果距离太远,又很难找到合适的地方。这些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要提前去确认各种细节。有的地方需要大量灯具,灯拉过去方便不方便?发电车往哪停?上风口、下风口在哪儿?发电车放下风口能减少对录音部门的干扰,但是下风口又要考虑拉线的距离。拉线距离越长衰减就越多,而且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可知的问题。此外,还要考虑设备运输进出的问题和安全问题。

如果不在山里,在城市里拍摄,有的时候要借助原有的光线,再结合人工光源,让光效既有意思,又符合写实主义的特征。那么这时候就要去平衡光线的品质和色彩之间的关系。所以勘景的时候如果照明不介入,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穆德远:亢老师在选景当中有什么经验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亢晓天:选景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剧本来确定取景的规模,每个场景的大小都不尽相同。勘景前,我会根据剧本去构想每个场景应有的规模。其次,关键要看影片的类型,以及要用什么样的光线来营造氛围。

拍戏时,我会始终以摄影指导为方向标,尽管导演会有不同的想法,但最终我还是会和摄影指导一起商量,确定最准确的方案。因为摄影师和导演接触剧本的时间最长,对剧本的理解也最深。摄影师的理念对于把控影像的层次关系至关重要,包括哪些元素可变,哪些要保持不变,以及用何种方式来实现变化。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坚持这种合作方式,受益匪浅。

穆德远:在低成本电影的拍摄中,您是如何跟摄影师和导演沟通来确定影像风格的?

亢晓天:其实戏没有大小之分,要认真对待每部戏,尽量把自己的能力和器材发挥到极致,以最好的方式呈现给摄制组。

无论电影规模大小,必须了解剧本,了解导演、摄影所设置的影像方向。比如《像鸡毛一样飞》,这部戏是在胶片时代拍摄,当时摄影机的感光度最高只能达到400,而且那时候没有这么方便的数字调色。但彩色片对于现场灯光器材要求很高,灯具的色温、颜色要非常准确。我们的预算又非常紧张,根本无法支持使用专业的影视灯具。当时我就拿着色温表去市场上找民用灯,最终在市面上找到色彩还原还不错的一款民用三基色管灯。我们就用这几百根民用管灯,挂在大街上、公共汽车上,养鸡场里等地方来拍摄。但现实情况下,这些场景不会出现这些灯,在当时那种条件下,尽量用最少的东西让观众在视觉上的体验更好。

002.jpg
003.jpg
004.jpg
《像鸡毛一样飞》截图

这部戏的导演是孟京辉,他是话剧导演,在沟通过程中就明显感觉到他对舞台的热爱。所以就跟摄影师商量用比较夸张的戏剧手法来打光。有一场结婚的戏,我尝试将话剧舞台中的光效应用到电影中。拍摄时摄影师在不停地收光孔,灯的亮度在不断地增加。形成的视觉画面就是其他人都在慢慢黯淡下去,新娘越来越突出,用画面直观地体现新娘此刻内心对新郎的崇拜,为影片营造出了一种既独特又富有戏剧张力的视觉风格。

照明师跟摄影师这两个角色是互为一体的,相互理解、配合,才能愉快合作。《像鸡毛一样飞》这部戏成本非常小,小到连最基础的器材使用都不能满足。有时我们需要强化主光,但没有大功率灯具,主光已经没法增加。这时就很考验摄影师和照明师的配合了,只需要照明师降一点辅光,摄影师提高一些亮度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穆德远:今天直播的主题是光线。光线效果太多了,我们先聊聊常见的太阳直射光和散射光。实景当中的日景如何利用天光,天光不够的时候增加人工光,怎么让它们结合地真实又有造型感?

亢晓天:这种情况经常会遇到,我举个例子来讲。去年跟摄影系学院复刻了《我的父亲母亲》中的一个场景。当年是实景拍摄,演员在室内对话,室内有两边大中间小共三扇窗户。窗户上贴的是窗纸,室内整体光线不透,有点软,但是场景内也没有架灯的空间。跟摄影师商量之后,在取景的时候把三扇窗户的其中一扇留出来,换角度拍就开另一扇窗户。我们在窗户那里打一些相对硬的轮廓光,增加场景里的明暗关系。

这次复刻,特别要感谢摄影系李伟老师的支持。因为为了颜色还原得更准确,我想用全色域的太空灯,李伟老师特地采购了一批新灯。

005.jpg
006.jpg

另外,在拍摄时,我们需要明确环境光的特点,考虑场景固有色的还原。阳光直射光色温大约是5600K,天光的散射光色温通常在7600K左右,高原地区的散射光色温会更高。在这种环境下用米菠萝或者白布反射太阳光,出来的色温仍然是5600K,无法模拟环境光的色彩变化。这种情况下我的经验是,让环境光与固有色的色彩还原尽量保持一致。比如,内景的时候让美术把两张三合板刷成跟场景固有色相同的颜色,把三合板放在地下,反射出来的光就非常契合景的颜色;有一次我拍故宫,紫禁城里全是红墙,我就用朱红色的布来反射太阳光或者把灯打到布上,打出来的光比直接用镝灯打更有质感,更加突出细节;当初拍《太阳照常升起》,有个场景也是把镝灯打到地面上。

007.jpg
直播截图,《太阳照常升起》工作照

穆德远:对于这点我做个补充。主光有了,辅光要怎么给?阳光作为主光直射下来,天光是辅光,但是反差太大了,想降低反差怎么办?但是降低反差是手段不是目的,我们调整的目的是造型,而不是为了反差。

拿米菠萝反光,反差是变了,可是它跟真实环境的反光颜色不对。绿草地和黄土地反出来的暗部颜色丰富,也有明暗变化,单纯拿米菠萝反光达不到真实效果。

如果只是拿米菠萝,就破坏了光感造型和细节,仅得到了一个反差调整,却丢掉了造型的本质。你对造型的认识有多深,对环境与光线的关系认识有多深,你的创意就会到达什么样的高度。这不是调整摄影机的伽马,降低反差就能得到的。我们要强调就真强调,要减弱就真减弱,这才是创作。

很多人注意不到光线的变化和暗部的变化,但是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这种细微的变化全部传递给观众,这才是用光的一种方式。所有的经验都是来自于对光的认知,这点非常重要。 日外布光的核心就是注重自然光,利用自然光与人工光合成一体。很多外景看起来没打光,其实打了很多光,但是绝不破坏总体气氛。这些光源就像长到了环境里头,所以亢老师说每一个反光都跟环境有关,光线是长在这个环境里的,而不是简单补充辅光。

穆德远:在棚内拍摄布光有时会非常复杂,在这方面亢老师有哪些经验?

亢晓天:我的经验是先确定感光度,计算需要的光线亮度,然后从底子光、环境光开始布置。完成基础布光后,再确定主光、副光和修饰光的效果。这种方法既方便,又能保证效果的真实性。

另外,大的镝灯或钨丝灯可以通过拉远距离来调整光效,太近的话,门窗的影子会有畸变,呈喇叭状,但是太阳的影子不会这样。所以把灯尽量拉远,能让影子更真实、更好看。如果是距离不够,可以用镜子来反射,有时候效果也会不错。

穆德远:当初我们拍《跨过鸭绿江》的时候,为了赶进度,把多个景搭在一个棚里,景和景都挨的很近,没地方布光,后来都是拿镜子反光。外景有时候我也会用镜子。

我们再聊聊怎么在摄影棚中做天光。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以 45° 角的光打透射,让光线像天光一样透过窗户,摄影棚上面和顶侧拿黑布全部挡掉。这样造出来的天光会真实、自然,但是用光量会很大,因为光线的损失量非常大,可能几十盏灯就干进去了。

有的时候窗子很小或者没那么多经费,怎么办?最简单的方式是拿两个魔术腿支一个米菠萝,角度调整为 45°,底下放一个五千瓦的灯打反弹。这样一来 800 感光度下窗户那儿的照度还能到 5.6,内外的光感都会平衡的非常好,就很舒服。但是它面积小,每个窗户底下都要这么操作其实挺费劲的。

我上个月我去爱图仕参观,看到了 INFINIMAT一个新的产品形态,我觉得它能模拟出非常自然的天光效果,用起来也很便利,能提升拍摄效率。现场这个是爱图仕 INFINIMAT 的 1x2,小巧轻便,光线非常柔和,用它从窗户外面补光,光线非常舒服。这个是小的,最大可以拼接为 20x20 的超大面积柔光。下次大师班讲课现场再做窗户的天光效果的时候,我就多调点这个灯来,太好用了。

008.jpg
直播截图,穆老师和亢老师现场演示 INFINIMAT 1x2

扎实的理论体系是创作的基础,掌握了理论再结合实战,才能实践出多种创作方法。敬请关注爱图仕公众号,我们会尽快推出本次直播回顾的下篇。下篇内容主要是关于外景布光、道具光,以及拍摄现场问题的解决和两位老师与观众的互动问答,同样非常精彩。

直播结束后,亢晓天老师也多次强调直播时间有限,三小时只能就个别话题进行比较笼统的交流,欢迎大家前往大师班和亢老师进行更深度的交流。

爱图仕也将持续关注并支持CNSC直播和大师班,聆听一线技术人员的心声,汲取行业前沿经验,不断推动自身技术和产品理念的革新,为电影创作者研发更创新、更高效的灯光解决方案,助力影视创作实现更出色的视觉表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GMT+8, 2025-2-21 03: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