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认为 Ensō Prime 最适合拍摄哪些类型的影视作品?
Ensō这款镜头肯定是适合各种类型作品的拍摄的,第一还是因为它的素质“标准”,风格上有很大的可变空间,所以应用场景一定还是很多源的:比如电影上,如果对于投资比较大的电影,它的像场可接入大画幅摄影机,解像力也没有一点问题,对于大特效、大场面等场景的应用应该都没有太大问题;其次对于影视剧集的拍摄,我觉得更是合适了,大小质量、机动性的优势,在效率上也有大优势,唯一可能存在的遗憾,应该就是光孔了,因为剧的拍摄,特别是现代戏,在条件时间器材等方面不足的情况下,半档光孔有时候还是很有用的,但这个通过现在摄影机的高感能力,应该也能找回来。对于纪录片,那相对我觉得在成像、光学素质上相对一般纪录片肯定是加分的,但纪录片全部用定焦镜头拍,对于摄影师的要求肯定会更加苛刻了。
您认为 Ensō Prime 能否能够配合 Signature Prime 在同一个项目中一起使用?
我上个项目是用的ARRI SP镜头进行的拍摄,但是这次对于Ensō的测试中我没有进行过横向对比测试,所以也没有非常准确的数据支撑。从感觉上来讲,锐度和透光性,Ensō的感觉还是没有SP那么锐利的,毕竟确实是两个级别的产品,但是作为副机或者执行单场的拍摄,加以LogC4以及REVEAL色彩科学流程,做到风格上的匹配应该也是没问题的。
您认为Ensō Prime 后置复古滤镜片怎么样?您曾使用过Impression V吗?
之前有用ASP镜头测试过Impression V 当时觉得还是很好的一个玩法,前面也提到过,我觉得现在对于复古调性和复古镜头的运用,还是得建立在一定“标准”可靠的光学素质之上,这个素质对于enso和asp当然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就Impression V使用本身,我是觉得还可以进行一些优化和搭配,比如一般来讲我们一旦使用Impression V拍摄,那么我们肯定就基本需要保证所有镜头都统一风格,那一套镜头下来,我们可能就需要统一型号的滤镜作整备,也就是说可能需要一次性用到10张以上相同风格的滤镜,因为我不太喜欢在做完器材整备后,拍摄的过程中去动这样相对固定的硬件搭配,所以就这个可能需要在之后有合适的机会才能完全感受了。
您认为 Ensō Prime 的近焦能力能否足以优秀到取代一些传统微距镜头的作用?
这个还是取决于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吧,传统Marco镜头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一定独有性,但是这次32/40等镜头的近焦能力,对于透视和焦点的选择和优化还是有很大各型的,另外对于镜头组的搭配也是有好处的,不用单独再出Marco镜头,Marco镜头的素质也能和主要镜头的素质一致性相保持。
您认为 Ensō Prime 是否真的降低了电影镜头的使用成本和使用门槛?
准确说,我觉得是降低了对于ARRI镜头产品的使用成本和门槛,ARRI品牌的影响力,作为最老牌的影视器材生产商之一,在影视行业还是有一大批“死忠粉”或者“图腾迷恋者”的,这次Ensō的出现,肯定是现在下行的行业大环境中,满足更多创作者的影像需求有很大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