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电影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OVCAM铁头官方网店
查看: 10990|回复: 11

[录音机] bmpcc拍纪录性质短片,录音解决方案尝试。

[复制链接]

43

主题

438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4-10-22
发表于 2018-1-30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器材帖
内容来源: 原创(楼主原创内容)
器材帖类别: 器材经验分享
器材型号: bmpcc sony m10
经常会拍些纪录性质的短片,之前对音频不是很重视,糊弄个bmg就完事了。后来越做越发觉音频真的太重要了。无奈bmpcc的自带音频太差了,然后买了一个机头麦,用了感觉还是不理想。然后就想了这个方案。一,通过sony m10 line out输出给bmpcc。二,同时给sony m10加个rode麦单独录制一份音频。这样我就可以同时获得立体声和单声道两份音频。一个收环境音 一个收人声。还没实战试过,不知道有没有坛友尝试过。互相探讨。 WechatIMG293.jpeg

28

主题

2063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09-4-1
发表于 2018-1-30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方案对头,录音机可以监听加增益、效果很好

点评

是的,录音机也要同时录制,就是续航可能有点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30 10:58

43

主题

438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4-10-22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长老 发表于 2018-1-30 10:11
这个方案对头,录音机可以监听加增益、效果很好

是的,录音机也要同时录制,就是续航可能有点问题。

6

主题

340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11-28
发表于 2018-1-30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麦接录音机会比麦接机身内录强很多,但是直接捅机身真的是方便省心啊。

室内的话防风毛衣应该必要性不大。

点评

恩,直接兑机身是方便,接普通单反效果也ok,但是bmpcc不行,底躁太大,效果不是很理想,之前我就是直接兑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30 13:40

2

主题

71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2-6
发表于 2018-1-30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用过几百一千的机头麦。实话说用不用感觉没差别。

点评

自带增益的会好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30 13:38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43

主题

438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4-10-22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liailiyan 发表于 2018-1-30 13:36
用过几百一千的机头麦。实话说用不用感觉没差别。

自带增益的会好点。

43

主题

438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4-10-22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霜之哀殇 发表于 2018-1-30 13:08
麦接录音机会比麦接机身内录强很多,但是直接捅机身真的是方便省心啊。

室内的话防风毛衣应该必要性不大 ...

恩,直接兑机身是方便,接普通单反效果也ok,但是bmpcc不行,底躁太大,效果不是很理想,之前我就是直接兑的。

2

主题

466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5-4-4
发表于 2018-1-30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在拍摄的时候,估计没有足够的精力分心去关注音量的电平吧。

当然,比机内直录要好很多。后期音画对轨一下。音轨要用录音机里的。BMP里录的还是有机器底噪的。

点评

恩 机内录制的音频是通过录音机的立体声的麦克风,作为一个补充吧,主要还是录音机录的音频为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30 14:24

43

主题

438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4-10-22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zteng 发表于 2018-1-30 13:43
你在拍摄的时候,估计没有足够的精力分心去关注音量的电平吧。

当然,比机内直录要好很多。后期音画对轨 ...

恩 机内录制的音频是通过录音机的立体声的麦克风,作为一个补充吧,主要还是录音机录的音频为主。

0

主题

33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2-9-10
发表于 2018-1-30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话筒离音源足够近,效果才好…太远了,再好的麦和录音机都差很多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1

主题

204

帖子

0

精华

认证会员

声音设计

注册时间
2014-2-11
发表于 2018-1-3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没有拍过纪录片,但自己拍短片时,是用ZoomH6的line out输出到BMCC的1~2CH组成立体声,同时关掉BMCC机身输入。因为室内录制的话,走线就无所谓了。这样的mov片段内含高质量音频,也不需要后期对位。

但如果拍摄需要大量移动的纪录片,最好加一个拍档,帮你录音。单独收人声和环境声是正确的思路,但肯定需要额外的人力去操控,比如人声话筒就要尽可能的前伸。你可以准备一个很长的话筒线,录音机锁定在BMPCC身上line out to in,搭档只需要伸出话筒录人声,或者,准备一根很长的3.5mm对接线,让搭档自行操控录音机和话筒,这样环境声就不会随着镜头的转向而变得突兀。还有一个办法,我目前在了解SaraMonic枫笛一拖二无线话筒,这个可以脱线录制人声,乃至很远。但这个就更需要专门的录音师了,因为需要配备录音机(采环境音)和枫笛接收器,就会有点繁琐。

总之,如果要拍摄言语和声音高一个级别的纪录片,需要配个帮手。

43

主题

438

帖子

1

精华

认证会员

注册时间
2014-10-22
 楼主| 发表于 2018-1-31 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玩P小猪 发表于 2018-1-30 22:50
虽然没有拍过纪录片,但自己拍短片时,是用ZoomH6的line out输出到BMCC的1~2CH组成立体声,同时关掉BMCC机 ...

感谢分享,我下次试试看。
发自-拍電影APP发自-拍電影AP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filmaker.cn

GMT+8, 2025-7-10 11: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