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赵州州 于 2011-6-21 23:10 编辑
故事梗概
李潮生在汕头小公园四处寻找他的父亲,每当他询问当地人有没他父亲信息的时候,他们都没有理会。在理发店里,李潮生遇到了老陈。老陈的举动令李潮生想起了他的父亲,继而他就随着老陈到处去。
在离开飘香小食店后,却被陈康发现,于是李潮生与陈康在小公园里追逐。在摆脱陈康后,李潮生经过一废屋,在其屋顶传出潮剧的声音,他便沿着声音去寻找,在楼顶的他看见了老陈,“您认识我父亲吗?”李潮生问道。老陈问他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当李潮生说是他女儿的时候,老陈就继续唱潮剧了。
晚上,老陈知道李潮生就是陈康要找的朋友,第二天,老陈又回到小公园和李潮生在中山亭下棋,被陈康看到,便给老陈电话,但老陈没有理会陈康,并与李潮生到飘香吃小吃。此时李潮生觉得老陈就是他父亲。
当他们两经过大观园后巷是,老陈走上了阶梯像走上舞台一样,又唱起了那段潮剧。当他们正陶醉时,陈康再次出现,而李潮生亦再次逃走。陈康求他父亲让李潮生离开这里,而老陈却有些不愿意,但他还是将李潮生带到了陈康面前。
“你为什么要把我的父亲当作你的父亲呢?”陈康问道,李潮生便说出了老陈与他父亲相似点。“那是因为我说的这个故事你听好几遍了。”
最后,陈康送李潮生到了渡口,而不是老陈老陈怀疑的精神病院。
他幻想的女儿出现在了中山亭。
《父亲,父亲》创作后记
——写在作品答辩前
一
《父亲,父亲》包装光盘成品做完后,似乎仍没放得下——不断的与他们讨论作品,也许我在渴望从事这方面。
我的专业是“公共艺术”,很多人问我它是学什么的。现在就不用再烦怎么去解释,因为拍摄这个片子,并不是我我专业所学到的东西。它说它涵盖了所有东西,我希望能表达自己是多么的喜欢它并且讨厌着。
二
演员都是我汕头认识了两三年的朋友,虽然与他们年龄相差一截,但他们还是很乐意帮我,出于玩玩的动机,我不介意。
第一次全体人员(剧组工作人员与演员)在场地见面后,摄影师提到演员不适当的问题,还有对我剧本、故事板、风格要求提了很多意见,提到某一场戏非常难拍摄(后来我匆匆结束),两场室内戏结束后,她说我不尊重她,退出了团队,我觉得是个借口。她现在片子里,还是摄影师。接着由一位研二的师姐担任,不过拍摄四五场戏以后,她导师交给她的任务实在太重,而且她为了辅助我拍摄这个片子,从筹备到开始拍摄,前后推迟一个多月才开始她自己的工作任务。最后,自己担任了“摄影师”。
短片拍摄了约十天。在三月底到四月初,都在周末进行。因为演员要上班,小女孩要上课。
三
片子是从去年年底开始筹备的,主要是参加一个比赛,找了几个好朋友。剧本一个一个地推掉。剧本确定后,开始找演员——同样是找我的汕头朋友,或者找他们帮忙推荐适合的人选。还有联系场地。其中一个好友参加一个导演工作坊,拍摄的片子必须由他导演。最终我不肯,逐渐像淡忘了一些工作,像暗示解散团队一样,我已经有搁置片子的心态。后来,听我室友说,他对我意见很大,说我把工作都交给他了,联系场地找演员等等。我苦笑——后来在这个片子里,几乎由于这个原因,我把很多事情都扛上了,他们都说应该分担给他们,好让他们有存在感。
汕头一个幼师朋友告诉我,一个她觉得很适合的小女孩推荐给我,跟她家长商量的结果是,她家长不同意她演精神病人的女儿,也借此,没找到小女孩这一角色,我搁置了这个片子。
四
大四下学期初,拍摄前,我把剧本再修改了,很喜欢孙浩然给的意见——同时明白以前给朋友修改剧本,都很喜欢却没能用上的是为什么了。
X说,看我的剧本跟看片子是完全两码事。确实,片子最后的效果,比我想象中要好一些。
2011/6/13凌晨于汕大
相关剧照: http://www.heilan.com/forum/view ... 1075&extra=page%3D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