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qiang0313 发表于 2012-7-18 00:05

098号参赛作品《对倒》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wyaeLank7g/







laoqiang0313 发表于 2012-7-18 00:46

貌似错过时间,发帖子发得头昏脑涨,片子上传看那速度都快哭了!
不过,没关系啦~有朋友看到我的作品就好!
简介一下,这是个打了鸡血的作品:
7月12日——约好全部演员时间,寻思着要不要找助理,因为……
7月13日晚——写剧本至凌晨,未果,开了个头;
7月14日晚——写剧本至凌晨,未果,写了前面1分钟的戏,眼镜一摘想换换思路,结果……
精彩的来了:
7月15日早9:00起床——剧本用了2个小时搞定,可能前两天是排除了各种不fit的东西,所以,
         早11:00——打印剧本,顺便去星光器材买灯泡4枚;
      中午12:30——检查器材;
      下午14:00——演员悉数到场,分析剧本,讨论剧本(这是我最喜欢的过程)其间对剧本有不少改动,甚至……
      下午18:30——setup灯光、摄影机后,开始第一个镜头(注意,我没有事先分镜,全部照剧本用coverage线来检查镜头数目,这个过程必须要求思路彻底清晰);
      半夜22:30——有演员在等待过程中,似乎睡着,于是拍她的镜头;
7月16日凌1:30——拍摄结束,送走各演员,洗完澡,我安静地坐在了电脑前(还好镜头基本都cover掉了,只差一个小女儿回来,妈妈的反应镜头)~~
         早6:00——初剪完成,公司临时有任务,与同事前往南京,动车空调很冷,难以入眠……

我会永远记住7月15日这一天!      

laoqiang0313 发表于 2012-7-18 17:58







laoqiang0313 发表于 2012-7-18 18:03


Director:Jiang Jun是二哥,不是金正日

lizhengjun 发表于 2012-7-19 01:06

确实有点像

laoqiang0313 发表于 2012-7-19 11:37

好吧!!

newbiehe 发表于 2012-7-19 18:15

编剧不错,gh1很nice。

laoqiang0313 发表于 2012-7-20 11:09

好眼力!!GH1都被你发现了~它的手动操控性非常好。看到我用什么头没?

laoqiang0313 发表于 2012-7-21 14:34

自己得把自己的帖子顶起来:
今天和各位分享下自己的,姑且叫做创作经验吧,共分1编剧、2排练、3拍摄、4剪辑四大块。
进入正题:

1、编剧
   剧本的开发阶段,是一个不断把逻辑的现实生活提炼为精彩的、感性的故事文本的过程。直接拍现实生活,我估计观众会很bored。观众来看你的片子,就是看你要为他们呈现一个什么故事。即使是纪录片,也要讲究故事性。
   虽然我是学中文出身,但我编剧的经验更多得益于我11年的舞台表演经验。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表演的目的之一就是塑造活生生的人物性格,或者说人物形象。(其次是影响他人,当然这是后话)
   所以当拿到第五季的题目时,我脑子里第一个反应就是,借助人物关系的设计来完善每个人物的性格。因为单独看人物性格是没有意义的,只能放在人物关系里看,而人物的性格的凸显,在戏剧电影里,只能有两种方式:1、他的决定是什么?2、他所采取的行动是什么?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要素是可视的,是符合电影(而不是符合小说)这个载体的。
      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设计人物关系是一个手段,我最终还是得借此塑造人物性格。
      我找来的演员,其中4个女孩是我的表演同学,她们都有自己在学校里塑造得比较经典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我是用自己的故事去贴合她们的形象,迫于时间确实很紧。我可以专注在寻找一些新关系的可能性,以更加完善她们自身的形象。
      我写剧本的那几天究竟做了什么呢?按说,性格有了,人物关系的梗概也有了,剧本应该写得比较快。但是我还是用了3天来写。why?
   因为我在不断调整剧本的结构,3分钟受限。我不是在诟病3分钟,而是看看自己在3分钟之内,能不能用最简洁的方式把他们的关系讲清楚,同时又要在3分钟内制造一个高潮,解决一个矛盾。我会觉得,往往神来之笔都来自于限制。
    于是我对每句台词都在琢磨,琢磨它的长短,琢磨它是否能同时传递一种韵味,就像契诃夫那样。这个过程就像撸着管下围棋。一方面你在抒发一种情怀,一方面你又在算计着某样东西,想象着这样东西会把你带到什么地方。
    写台词有个方法和大家分享:就是你去扮演笔下的每个人物,模拟他们可能说出的话来写。常规的角色都还好,如果是你想写个妓女或者同性恋,那你写剧本最好是在一个无人的地方。

    编剧的学问很多,与大家共勉。^02^

laoqiang0313 发表于 2012-7-22 16:04

继续:

2、排练
    排练如同和演员一起进行集体创作。把自己的剧本晒在众人面前,接受他们的质疑和修改。同时,你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引诱他们的参与感和表演的积极性。
    丹钦柯曾经有一句话:导演要死在演员身上。
    真正的含义就是导演要始终作为演员表演的镜子。我也是过了好多年才能体会这句话。
    这回的剧本我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宁愿不让自己想得太满。在分析剧本的过程中,演员提出很多问题,有的还是很不错的好点子。我收!但是这里得注意一个问题,接受演员的建议,必须要在影片完整性结构保证的前提下进行,不然最终你将失去原初你想表达的东西。
    坐排一遍,待每个演员都明白自己的任务而蠢蠢欲动时,那就站起来实排吧。
    在这里我犯了一个错误,这个错误后来影响影片人物表演的生动性。就是在排练时,我未曾给演员提出更多的表演可能性建议,而是心里在琢磨如何进行镜头调度。
    但这个问题就非常重要。
    表演的三要素: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为什么和做什么是分析剧本时,大家都明了的。
    但是怎么做却是在排练和拍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完善的,因为演员的心理与形体有时不一定能同步(身体适应性),就是能想到不一定能做到,比如,一些微妙的动作,四目相对,一颦一笑,不是用因果逻辑能说明白的,更多是隐藏这其后的一个叫文化背景的东西,这可能只有学过表演的人才能理解。
    所以实排时应该给演员多提一点新的东西,以刺激他们不同的体验和表现,自然,还是以完善人物性格为前提。
    电影的排练和戏剧的排练不同,不宜过多,过多,容易引起演员的一种疲惫感,在拍摄阶段反而没有之前的好了。这个度得掌握好。有些表演有点苗头,我宁愿在拍摄时再去调整。

    表演是个很大的学问。咱们论坛里面没有专门一个版说表演的,我可以这么来形容它的难度。影视制作,比如摄影也好,灯光也好,调色也好,特效也好,不管悟性好与不好,就操作而言,撑死1个月学会,当然水平参差不齐,成熟掌握看悟性和经验。我在公司30分钟就能教会别人用FCP剪东西。
    但是,表演,1年的时间顶多也算入个门。表演的工具是你自己的身心,当试图去表演什么时,才发现它是多么难驾驭。

    表演的学问有很多,与大家共勉^02^

迹忆 发表于 2012-7-22 16:43

片子不错啊,演员演的也不错。

做个坏人!!_! 发表于 2012-7-22 17:26

演员很表演到位啊。给力。

laoqiang0313 发表于 2012-7-23 17:56

谢谢楼上的鼓励!
咱们继续吧:

3、拍摄
   实际拍摄包含的内容非常多,而且错综复杂,这不是危言耸听,我职业是广告公司干制片的。平时一个组起板就是50人。分工相当明细。
    我会把拍摄的工作分成两个类型:一个是专注于制造内容,即creative;一个是专注于执行内容,即executive。前者包括策划、编剧、后期剪辑;后面包括制片、摄影、灯光、美术、服化、后期特效等等。
    这其中会有交集,我想一个又有创造力、又懂执行力的编剧,或者执行力强、又很有创意的摄影,他们都应该是业界很厉害的人。当然,只专注在一个方面,也不妨碍你成为业界的高手,比如我见过不少摄影师,拍完就走了,过TC基本就不跟了,但是他们有的很厉害。
    而电影导演的工作必须跨越这两者,这是导演的两条腿,缺一不可。   

    明白这两个概念很重要,这决定你未来要努力专注的方向。他们在市场上对应的价格也不同,广告片导演的费用一般是6w/拍摄天,摄影师1-1.5w,灯光师8k,美术8k,服化4k,执行制片4k,后期特效8k/班,调色2k/小时等等,这些都是业界做得不错的费用情况,电影电视圈我没呆过,所以不太清楚,但是我会知道,电影电视有版权,复制产生的利益,我想在这么多工种当中,只有做creative的编剧和导演能有权享受到吧。    开场白讲了这么多,我希望大家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天份,去开发适合自己的工作。要想达到金字塔的顶端,比如编剧和导演,他们最终得到的利益多,相应他们积累和付出也多,不是一两年能速成的。
    回到我自己这个片子,我没有钱,所以请不起摄影、灯光、美术,那只能我自己做了。    而摄影、灯光还真没啥好分享的,都是在广告公司积累的相关经验,因为这个片子要照顾的东西很多,所以我只能做保守点,镜头中规中矩,灯光把人轮廓钩出来就行,情绪和氛围的东西,基本没下功夫,论坛里关于这几个方面的版块都很活跃,在此不赘述。    我分享两点:1、镜头调度;2、拍摄顺序。前者是艺术的策略;后者是执行的策略。    1、镜头调度。时间比较紧,我没有分镜画storyboard,之前心里一直在打鼓,因为没有分镜是很冒风险的一件事,现场很难集中精力去思考合适的机位,不过我后来想到一个之前学习的方法,请看图:          注意右边的标线,它能清楚提醒你拍过哪些镜头(覆盖的),漏掉哪些镜头(未覆盖的),这需要你的剧本是采用标准格式,不然就不能一目了然了。国外的人一直把这个过程叫coverage。我现在才明白。   具体怎么cover呢?你不可能让演员从头演到尾,然后换个机位再从头演到尾。   原则是你对剧本的熟悉。   保险的做法,1、我们都知道,从中景介绍人物环境开始,然后带关系的近景,然后分离的近景或特写甚至大特,镜头越近,人物投射的主观情绪越强烈,相应,环境也就越少,这些都根据你剧本的戏点或情节点或关键点或转折点等等,来决定,不一定每个人物都来一下,看你作为创作者关注点在哪里。一个take的起点和落点,取决于镜头内人物的动作。这些镜头拍完,你会发现剧本的内容你都cover掉了,也就是说,供剪辑的基本素材有了,也就是说起码供叙事的镜头有了;2、在前面的基础上,你可以增加一些情境的东西,比如,空镜,人物的停顿,完全抒情的镜头,这个得看导演和摄影师的修养了。      我只做到1,还漏了2个镜头。      这个工作也需要长年积累。多拍就会有心得。同时多看电影,尤其是带花絮的光碟,也是一种学习方法。现在动作大片为了确保最大限度记录拍摄信息,镜头调度都是动用10台以上机器同时拍,像拍现场活动一样。我昨天刚好看了《Crank2》花絮,里面小dv用了20台,导演踩滑轮来拍,真的很有创意。   2、拍摄顺序。   为了提高拍摄效率,多场景,我们按场景制定拍摄顺序,单个场景内,我们按光位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制定拍摄顺序,因为调整灯光是最耗时间的。我这个片属于后者。   片子有两个空间,一个沙发区,一个门口区,这两个区分别有两个拍摄方向,所以,我就分4个基本光位来制定拍摄顺序。这个看片子就能一目了然。
   总的来讲,拍摄是一个效率考量和艺术考量并存的过程。学会使用合适的方法去把工作化繁为简是必要的。   完美不一定始终都适用,当为了一个镜头反复纠结时,也应该想到,超时意味着should pay more money。   也许,电影就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缺陷就是它迷人的地方之一。
   拍摄的学问有很多,与大家共勉。^02^

补充内容 (2012-7-24 11:12):
美术写错了,2-2.5w

没翅膀的鸟 发表于 2012-7-23 22:49

有点意思@

卡猊 发表于 2012-8-6 16:43

有点意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098号参赛作品《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