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SHADOW
发表于 2018-1-4 00:49
吃瓜群众 发表于 2018-1-3 23: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没必要那么麻烦,咱做这行谁还没有一些素材呀,自己挑点素材尝试一下就知道啦。
看你的文章里提到导出的是12M码流,个人经验就是PR输出1080P H264要14M起步才好,低于这个值很有可能起码晒克。
小K老师
发表于 2018-1-4 09:22
本帖最后由 小K老师 于 2018-1-4 09:26 编辑
son-yota 发表于 2018-1-4 00:24
cbr不是为电视台开发的,最初始的母片就必须是大容量的,然后想保证品质,就必须原码率输出,不然肯定会 ...
可能我们的理解不同。CBR技术是优先保证码率而非质量,当画面在静止和运动之间转换时,容易马赛克化。当然了这个技术出现的早,压缩的速度快,兼容性不错,而且传输稳定。VBR是更新的技术,动态分配码率,当画面静止时码率相对低,运动时码率相对高,由此在相同体积下可以得到更好的画质,也不容易马赛克化。
至于电视台用什么编码,广电系统受到播出信号限制,现在能有8兆的地区都是华东一线城市了,中西部还都是2兆的,为了不受VBR峰值影响导致画面可能出现的卡顿,开始使用CBR,这并不是行业标准,也没有什么教材和成文规定,只是大家都在干这个的时候为了解决一些小问题不约而同想到的一些方法,因为确实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所以后来慢慢的大家都这么做。并不存在说CBR技术是给电视台开发的。如果将来20兆普及了,画质更好的VBR会取而代之。我在之前在一些工作中也确实出现过同码率VBR卡而CBR不卡的,我无法断定是技术问题还是带宽问题,但是技术员分析就是VBR在码率峰值的时候超过了带宽的容量造成了卡顿,我们通过实时监看码率也确实发现VBR的动态变化是很大的,有时候静止画面码率很低,有时候动态画面码率很高高。这是当时的一些解决问题思路并不一定完全正确,也不是正规理论,但是实践下来是能解决问题。以上是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仅仅从理论上分析,假设CBR25码率得到一个500M的文件,VBR技术目标码率25,最大码率50也得到一个500M的文件,那么基本上可以分析出后者在动态峰值时可以得到50码率,画质必然会高于前者,而大家都是500M大小谁画质更好推断也能推断的出来。
son-yota
发表于 2018-1-4 15:17
本帖最后由 son-yota 于 2018-1-4 15:20 编辑
小K老师 发表于 2018-1-4 09:22
可能我们的理解不同。CBR技术是优先保证码率而非质量,当画面在静止和运动之间转换时,容易马赛克化。当 ...
你不要管那么多,CBR就是最高品质的象征,用VBR就是想省空间又想钻肉眼无法识别的画质下降的空,想保证画质从摄像机拍摄的母片编辑后不降低,就必须和母片参数一致输出,没有如果~~~
看mp3 wav也都是这样,谁会要vbr的mp3,为什么wav没有vbr???追求品质的人都要cbr的东西。。。
电影都是按照screenplay来分段编辑输出的,一个电影可能被分了1-20个剧情段落,每个段落5分钟左右,按母片的参数来输出,5分钟的东西就算ae和pr等编辑的再复杂也不可能输出很长时间,我这台破本子也就最多4个小时,最后所有段落完成后,拿mkv封装,成品仍然是母片后一次输出~~~
小鱼儿
发表于 2018-1-4 19:11
楼主的码流最大才12mb?我的机器上可以达到240mbps是你的码流太低导致的吧
小鱼儿
发表于 2018-1-4 19:14
aecc的h264效果不如pr的,我们早就发现了
pr的h264基本满足客户了,一般客户看不出来啥问题。
tan1736
发表于 2018-1-5 15:53
一直用12码,,没毛病,,,再上去,,,帮助不大,,,,没鸟用,,,增加体积罢了 ,,,
YP1984
发表于 2018-1-5 22:02
终于有发现此问题的人了。。。
YP1984
发表于 2018-1-5 22:09
PR2017版本压缩H264默认高比特率,输出画面好好的,升级2018后压缩的默认高比特率,画面很差,必须要把码率调到40以上,画质才好些。但是文件就太大了。。。我猜PR是鼓励用H265了。
国际妖人
发表于 2018-2-1 22:14
PR建序列的时候建什么格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