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楼上的讨论,我有些地方不太明白,希望解答。根据孙祖键老师的FCP和DAVINCI的流程,有些片子采集的视 ...
“有些采集的素材没有卷标”是针对一些需要采集的拍摄素材吗? 请教一下像现在的一些拍摄在卡上的摄像机,后期直接把素材考到电脑上的话还存在卷标这一说吗? 针对楼上的问题,这里是一段视频,可以看一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kzODcxNzU2.html
根据网上看到的这段说明,我的理解是,所谓8bit和10bit是指对色深的描述,跟视频的精度,质量应该没什么影响的,主要还是看调色的方向,如果像老谋子,或者央视的一些节目,喜欢很艳的色彩,那么色深度的降低,估计对画面质量是有影响的,当然我是不喜欢这种色相的调法的,掌控的不好,乡土气息会太重。 本帖最后由 上帝之猪 于 2013-9-11 15:39 编辑
不动明王 发表于 2013-9-10 19: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网上找到篇文章来说明这个问题的,不知道讲的对不对,请大家讨论一下:
先从科学角度讲:
人类的视觉是 ...
这篇文章忘了是在哪儿看过的。
即便拍摄的源素材是8bit,我仍然建议采用10bit的流程完成制作,这样做最后的结果虽然不会超过8it的画质,但至少能减少损失,同理如果拍摄的源素材是10bit,则最好用高于10bit的流程进行后期制作。因为制作过程中的损失是难免的,我们只能尽量减少损失而不能避免损失。
纯粹从技术指标看,当然是越高越好,但实际应用中采用何种流程最终要结合预算、效率等现实条件通盘考虑,有所取舍。 写这篇的文章的老师好像在本论坛不太待见,在调色区据说都称之为X大湿,我也是刚刚才知道,所以名字我就不讲了。但是在调色区,看到大家不是用looks,就是对调静帧图片乐此不疲,实在是无趣的很,装个达芬奇就做这些东西? 按照这个流程有一点我就不明白了,在fcp中剪辑完成,如果在中间使用了fcp的特效,比如闪白溶解什么的,导出xml在其它系统里输出这些特效还在吗,当然纯剪辑的没问题,要是有些复杂的叠化什么的又怎么弄 那在fcp中最后加了特技,是不是必须要在fcp中输出才能保留这些特技,当然不仅仅是转场了,那不又回到8bit了啊。 ddong 发表于 2013-9-13 14: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在fcp中最后加了特技,是不是必须要在fcp中输出才能保留这些特技,当然不仅仅是转场了,那不又回到8bit了 ...
是啊 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本帖最后由 ddong 于 2013-9-15 11:21 编辑
上帝之猪 发表于 2013-8-30 22: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所有的设备都能拿来当最终输出的。区别就在于算法和精度。最明显的例子就是AVID MC和AVID SY,就剪辑功 ...
这个问题我一直就没弄明白,为了这个那个比特质量什么的,关键是怎么输出fcp中做的的特技,如果fcp不能输出高品质的文件,当然外录除外,那苹果岂不太傻,再说那么多周边又不是苹果造的。 ddong 发表于 2013-9-15 10: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问题我一直就没弄明白,为了这个那个比特质量什么的,关键是怎么输出fcp中做的的特技,如果fcp不能输 ...
我在上面的回复中一直强调,采用何种流程,一切都要结合实际需求、效率以及成本综合考量。我从来没有说FCP不能用来输出,但如果你做一条TVC、或者电影,就不应该用FCP直接输出。FCP的定位就是offline,尽管很多牛x的电影用FCP剪辑,也仅限于剪辑而已,最后还是输出XML到其他的online系统中。我无意贬低任何系统,事实上我已经用了8年的FCP,但FCP并不是万能的。当然,如果你做一套宣传片,用于内部观看、教学,大可不必理会多少bit。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知道,高质量输出的是怎么回事,尽管你用不着高质量的输出。 的确是这样,一切从最终需求出发,宣传片什么的从拍摄就简化了许多,我是最近发现edius中也有10bit,难道fcp包括fcpx都没有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edius的10比特有不同。 edius10bit 呵呵…… 你试试嘛 长知识! 上帝之猪 发表于 2013-9-9 21: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于第一个问题,是否影响画质,并不尽然。即便是先经过DAVINCI处理再用FCP剪辑,但并不做最终输出,只是 ...
师哥,我最近想整 达芬奇, 您看下,WIN7 I7 4470 , GTX650,32G的配置能整达芬奇吗
本帖最后由 bouquet 于 2013-10-9 03:57 编辑
上帝之猪 发表于 2013-9-6 17: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师不敢当。
我并不清楚你最终的成片在什么样的平台上投放,所以也不好乱说。这个要结合投放要求以及制 ...
关于软件内部处理精度问题,这个有必要说明下我的看法:
剪辑软件内部对颜色的处理,确实有精度问题。有8bits、10bits、以及32bits浮点处理等不同精度。而且
先是AVID系统。像你说的AVID MC和AVID SYMPHONY,后者确实多了输出母版质量文件的功能,但是6版本推出时,强调的是J2K之类符合DCP标准的母版压缩功能,而不是运算精度问题。现在的7版本,SYNPHONY已经是作为MC的可选部分出现,因此我推测两者在内部处理的精度上,应该是一致的。
再是 PR。PR CS6内部是可以有32bits浮点处理的,如果你仔细观察下,PR CS6自带的effects里面,有些后面会有个“32”的logo,就是表示该效果的色彩处理是32bits浮点运算精度的。然后PR内部对视频素材的色彩处理精度是这样的逻辑:如果素材都是8bits色深,那么输出时选择或者不选择render at maximum depth,那都是采用8bits精度。如果素材是10bits色深,不选择上述选项,那就是用8bits方式处理,如果选择了就用10bits或32bits 浮点处理(视是否有采用32bits浮点效果)方式。简而言之,就是输出时设置一下,你就能使PR采用最高精度的运算来处理颜色,然后输出为你所需要的目标色彩位深。因为PR这些层面的信息对用户是不透明的,所以大家确实不容易知道里面的处理精度。
FCP系统怎么个运算精度我不了解。
其他的DI软件,基本都是高精度的,这点不容置疑。
回过头来,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实例来证明,上帝之猪哥们可以用同一张10bits的图片为源文件,在普通非编和DI里分别再输出一次无压缩的10bits静帧,让大家看看两者是否有所说的“肉眼可辨的差别” pr真对的是低端客户群
其处理图像视频状态默认都是8比特
但PR内部运算处理有32位高比特浮点处理
你得自已开启
但消耗系统资源这一块PR不会对你解释
PR有能力做达芬奇
但问题是卖出的量....... 火火火 发表于 2013-10-9 11: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pr真对的是低端客户群
其处理图像视频状态默认都是8比特
但PR内部运算处理有32位高比特浮点处理
怎么 开启pr的高位深功能啊?
不动明王 发表于 2013-9-11 08: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根据网上看到的这段说明,我的理解是,所谓8bit和10bit是指对色深的描述,跟视频的精度,质量应该没什么影 ...
这里有必要纠正一个错误认识。
色彩深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画质,画面的灰度范围和色彩范围都取决于色彩深度,如果画面本身包含的色度和灰度信息不足,调色也无力回天,色深越高,这些信息会保留越多。 上帝之猪 发表于 2013-9-6 17:51
老师不敢当。
我并不清楚你最终的成片在什么样的平台上投放,所以也不好乱说。这个要结合投放要求以及制 ...
猪大, 麻烦留下QQ请教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