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6号参赛作品《萱萼》
http://www.tudou.com/v/sluwK8glPJE/&rpid=86332722&resourceId=86332722_04_05_99/v.swf海报剧照等等上~
本帖最后由 moody21983 于 2012-7-17 22:31 编辑
13号,听编剧讲故事讲到凌晨2点。
14号开机拍摄,用了2天拍摄1天制作,
第一天的素材,由于某人原因,卡坏掉了,32G CF卡,让大家 第一天的努力灰飞烟灭,只剩下16G的 特写,貌似可用不多, 于是第二天的拍摄只能在大树下完全从新进行一次,还有几次回忆中的场景实在是没有时间拍摄了。
15号补拍素材以及,中街素材。搞笑花絮很多。
16号~17号凌晨6点,剪辑时间超过30小时。不休不眠终于将将就就交稿。水平有限,设备有限,也就这水平了,请大家多包涵
忍受着看吧。
剧照据说在17号中午已经送到工作室,以及很多花絮,等我 休息几天 吧各种搞笑素材 逐个呈现给大家。^39^
好棒啊
终于出现了 先鼓掌,后欣赏~
补充内容 (2012-7-18 22:37):
呵呵。欣赏完就忙着看咱们组的片子去了~没顾上啊~片子还是相当不错的,必须给予肯定! 沈阳独立电影联盟实力越来越强了,赞一个! 唯美的画面,MV的标准,很赞。 赞一个 ^24^ 色调很好,树下的镜头很唯美 警察真明白事理。 唯美路线 唯美路线 传说萱萼是眼泪坠入泥土中所生长之物,根苦而花蕊处甘甜。 画面颜色不错 我要完整版 不错!顶起! 睡了一天,晚上居然精神了~ 沈阳独立电影联盟加油!
沈阳独立电影联盟加油! 很清新的短片呢,最后的摇臂效果漂亮,小铭加油!! 希望下次会有更好的故事 那棵大树不错嘛^24^ 《萱萼》的创作想法
萱萼,又名忘忧草,根苦而花味甘甜醇香。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陶潜的饮酒诗:“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历代文人也常以之为咏吟的题材,曹植为之作颂,苏东坡为之作诗,夏侯湛为之作赋,一一的点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 而《诗经》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丈夫随兵出征,妇人日夜在家等候,后丈夫战死沙场,由于对丈夫的想念,妇人的眼泪竟然如流水般一直流到丈夫尸体旁,苍天感动,将泪水化作萱草,坠入泥土,开出黄色花蕊,每当花开时,妇人便会看见丈夫凯旋归来。故名忘忧草。
此次用萱萼作为故事的名字,是想向读者或者观众渗透一种概念性的主观思想,同时也紧扣故事的中心和主题。人物的内在冲突、身份变换以及时间和空间的错位成了故事的整体结构,以一种影视创作当中常用的隐性人物关系来突出此次三七短片汇的主题。故事的支点设了五个:一是叶子;二是盒子;三是项链,四是黄花,五其实是男人本身。前四个是道具,用直观的画面去表现,增加感染力度,后一个男人本身,其实是交待礼物并不只是项链,更深一层的礼物是要女人永远都将不愉快的过去遗忘,增加故事的回旋力,也叫回味力,会品故事的人一定会发现这个点。故事的进程分为三条线,第一条:男人生命的倒计时,从故事开端便营造一种紧凑、冲突的小曲线,参数设为中高;第二条:盲女的黑暗世界,用唯美的绿色和清透的阳光加上公园的清新气氛来衬托人们表面上理解盲人的黑暗世界,形成视觉上的反差,进而表现突出盲女内心的豁然;第三条:还原的回忆,借助盲文和画面的绝对对立来构造故事的第二次视觉反差,也是故事的最高潮,使故事曲线以密布式铺开,增加曲线的立体感,同时将还原的回忆以倒叙、穿插的形式交于片尾更能引起品片时的心理共鸣,参数设为高加,此设计的穿透率约为75%—81%之间,虽只6格,但足以表现。故事的画面动静相结合,静多于动,而动大于静,设计时突出对特写的运用,由细微的动作和物体的暗喻来迎合故事的曲线走向。线索设置为时下流行的多点式,即项链在明、回忆在暗、叶子平均分布于故事中。
故事大意:看来毫无关系的盲女和引路男人,每天都会坐于公园一长椅处,盲女每天听风,而且每天都要拣一片树叶,放入一个玻璃瓶中。看是平静无奇的情节当中到底蕴藏着什么样的后续,配合开篇时男人的倒计时命运使人无尽遐想。在读者或观众刚沉浸在优美、写意的画面中,冲突起,男人掷出一盒子于两人之间后离去,读者或者观众恍然觉得这一定是礼物,并在所获得的信息中总结男人要完成的心愿就是送女人一个礼物,此时的情节设置正是半开式信息传递,使读者或观众急切的想验证自己的判断。故事继续发展,女人独自坐于长椅,手捧盒子每日等待男人的再次到来,女人不开盒子,观众会下意识觉得:一,女人觉得男人还会再来;二,女人觉得这是男人遗落的。而在多日不见后,好奇心和盲人特有的触知欲使女人最终还是打开了盒子,盒子出现了一个盲文本,本子下面是一条项链,故事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冲突高潮。而当盒子打开的那一刻,从前的画面也随之打开,并以穿插的方式展现,传统的表现方法一定是让女人在这一刻回忆起了从前,而《萱萼》的设计就是要打破这种传统,创意性的在此设计了女人触碰盲文时出现了与画面极不符的文字,文字没有出现告知以前的内容,女人也并没有最后记起从前,而是用一种另类的表现方法封存了所有记忆。盲文是这样的:“叶子说:如果叶子没了,风里还剩下什么?风说:满满的都是想念。风说:如果风没了,叶子会去哪里?叶子说:叶子会扎进泥土,伴着风的眼泪开出最美的颜色,等待着风的下一次誓言。”盲文就是这么简单,而画面却交待了真实的从前:女人十分喜欢一条项链,约好了与男人那天一起去买,并幻想着男人能送给她一次永世难忘的求婚,可是男人在那天杀了人,男人以为甩掉了杀手,但没想到杀手一直跟随着来到了金店,男人拽着女人飞奔,女人不幸在追逐当中头部中枪并重重摔在地上,导致失忆和失明,事后男人也被关进监狱,几年后男人患了绝症,只剩不足一月的生命,向警方申请获释。女人失忆失明后每日都会下意识的去两人总去的公园,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而男人获释后每日都会在女人转弯不知如何择路的时候出现,指引女人去到长椅处。女人渐渐的能自己找到长椅,男人也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将盒子中的项链和盲文送给女人,原来每天女人在听风的时候,男人一直在旁刻着盲文,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幕。
故事当中还设置了几个暗示,得到老师的赞许,片子出来后很多细心的人也都注意到了,下面就与大家分享一下。一是叶子,叶子被风吹落,映衬女人自身的遭遇,没了回忆,没了姹紫嫣红的花花世界,无处坠落,无从立命,悠悠荡荡,而女人捉住叶子实际上也是体现女人想掌握和了解自己的生活,而再放入瓶中,是要暗喻即使掌握也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玻璃瓶暗喻即使看得清楚也难以逃脱束缚。二是项链和回忆,项链犹如锁链,连接着记忆,之前套住女人,之后套住男人,它是男人的图腾,是故事的线索,最后女人将项链放入瓶子中暗示着,生活或者说生命包含着悲苦,当然也包括着甜蜜和幸福,瞬时架起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显性和隐性联系,贴合比赛主题。三是黄花,细心的人在片子的最后会看到一朵黄花,其实这朵黄花正是紧扣盲文的那句话“叶子会扎进泥土,伴着风的眼泪开出最美的颜色,等待着风的下一次誓言”,再放入盒子当中,暗示着一种爱的封存。四是盲文,盲文代表着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映衬着男人的心理,也是交待了男人的释然,将一个比项链更好的礼物送给了女人,这也是第五个暗示盲文在项链之上的原因,就是要告诉读者或者观众,在男人心中最想让女人先看到的是盲文而不是女人曾经最迫切想得到的项链,同时也暗示幸福的求婚和内心的独白终究不能以同一种情感递到女人面前。当然,创作的想法不知这些,仍有很多,不能一一言表,还望大家见谅。
同时预祝沈阳独立电影联盟在此次全国微电影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并在今后能够出更多的好作品献给大家。 看了片子和剧本
片子很清新 漂亮
镜头很流畅 演员表演自然
成片与剧本有出入
要对李正尧说:
比起从前 你的剧本 多了一分技巧 少了一分情感
简约不简单才是王道,你感觉呢?
期待你有更好的作品,祝联盟越办越好。 谢谢各位的意见!我继续努力! 不错,继续努力! 画面唯美~~故事感人~~ 画面很诗意,支持一下! 继续努力 多出好片 辛苦了,画面很漂亮。尤其是那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