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民选择奖”的一些看法
人民选择奖参考作品观看热度、回帖数量、好评数量而确定。由于只是考虑观看热度,回帖数量和好评数量,那么这个奖就完全有可能有猫腻的存在。可能会产生一些马甲互相顶,或者互相好评的状况。从专业角度来讲,人民选择奖的作品,
007号参赛作品《妈,你保重》
036号参赛作品《全家福》
064号参赛作品《大嫂》
074号参赛作品《每当想忘记的时候》
090号参赛作品《小天的秘密》
没有一部从故事、拍摄、录音、剪辑、视听语言能超过086号参赛作品《无尽》 ,这一点我身边的朋友都达成了共识。总有一种不甚公平的感觉,因为人民选择奖的奖品高于优秀作品奖奖品,为无尽叹息。
由于第一次设立人民选择奖,所以瑕疵不可避免,建议邓大,可设立一个人民评委会出来,评委由论坛里面高级会员,中级会员,vip会员,初级会员,随机抽取产生,比如每个级别抽取10人 就有40人,每8人分一组(高级会员2人,中级会员2人,vip会员2人,初级会员2人)就是5组,5组分别看比如1-20 20-40 40-60 60-80 80-100的作品,然后给这些作品不记名投票,工作量不大,最后统计结果。这样做个人认为比现在的人民选择奖公平,公正,科学。
仅此愚见。
我说两句吧,就这LZ的贴还干着,没有人回。其实我是想三七的评委能看到。
人民选择呢,我个人理解是这个概念:三七短片活动参与者的票房统计。
票房统计有真有假,但是像院线票房一样,混乱的人民选择有他的合理性,他的合理性是;这个选择诞生在三七参与者里当中,这符合一个小圈子小群体的特征。然而这也是一个危险,三七必定是面对全国的,乃至是世界的(不是有类日本韩国参赛者了吗?)换一种措辞,三七是面对全国和世界电影的,所以三七有必要,也有责任将参赛作品导向至真正的电影、真正的商业片,看此次评选,尤其是直播时开奖前的解释提示,我个人认为三七正在向这方面努力,三七的主要评委没那么二,《新年》、《王伟》的获奖就在证明三七的企图心。如果就这么自己玩,都学生式的,电影技巧学习式的,技术炫耀式的,那么三七就会没有希望。我相信三七知道什么叫做电影什么叫做视频。
但是为什么,要有人民选择这个看起来不靠谱的奖项?因为三七目前还要依赖这些初级的还不是很知道电影是什么的大家,可爱可敬的大家,来捧场,来宣泄这狂欢一样的三七比赛,但我相信这也是迂回的教育,是有长远眼光的包容。
大家把一个《我有意义的一天》一样的小学作文评为获奖作品,体现了老旧、的文革式的评判思维还在人们头脑里,主题思想明确,语言丰富,甚至还用了成语!这能和世界电影市场接轨吗(什么?和世界电影市场接轨太吓人?)不吓人谁来看你的电影呢?要做就做全套的,要做就做足本的。不然这个世界视频充斥的网络是不会给你空隙的。拍电影网给了我们这个平台,门槛很低,DV视频狂欢夜是吗?没想过做成电影是吗?那你就自己玩吧。我觉得有了5D2在手,加上移动轨就电影了的自我感觉良好会害了一批人。
人民奖可以有而且现阶段必须有!无论从拍电影网的运营,铁头的宣传,还是对大家的电影概念普及,都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我个人觉得三七有懂电影的老师,三七有懂电影的参与者,只是凡事都需要过程,一次次比赛,那些留下的和那些离开的会决定三七的未来。
当然人民评选将打过优秀作品奖确实有点离谱。
晚上赶活,喝点点酒,胡言乱语了,见谅。
补充内容 (2011-12-22 03:24):
当然人民评选将“大过”优秀作品奖确实有点离谱
修改一下 非常感谢两位的意见。人民评委会的建议挺好。^26^
人民奖是这季的一个尝试。一二季设立过投票,第三季取消了投票,评审也没有参考观众反响情况。
人民奖在很大程度上尝试参考观影的热度来激励创作。其中参考是主要的,评委会也做了选择。有些很热的作品我们也没有选择。从效果上说,的确有些不尽人意甚至有不甚合理的地方,这个我是承认的。尝试就是这样,有时候最终结果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设。这很正常。不管怎样,尝试总还是需要的,这也是摸索适合我们的评奖机制的唯一途径。现在才第四季,三七才刚刚上路。
这季人民奖的5个作品,我个人认为在热度和评委会认可方面还是基本上平衡了。选择的时候,评委们的观点也存在分歧,最后也是投票决出。《无尽》的主创跟我们也是很熟的朋友,这个Mobius的翻版虽然在制作上很用心,但故事本身实在没有什么创新的成分,我个人认为获得优秀作品,应该也是恰当的。
有优秀作品产生的同时,要再有优秀的评论员来讲评作品,我想我们会从中获取不少的电影学习知识,参与了,并且去实践了,这是我参加这次活动最大的收获。并且从中学到不少知识。 “现在才第四季,三七才刚刚上路。”要学习的还很多,大家共同成长 逆光中的草 发表于 2011-12-22 03: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说两句吧,就这LZ的贴还干着,没有人回。其实我是想三七的评委能看到。
人民选择呢,我个人理解是这个概 ...
文革不好么?下次就拍一个文革的片子^04^ 于云生 发表于 2011-12-22 08: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文革不好么?下次就拍一个文革的片子
想被跨省吗 gzjxaanm01 发表于 2011-12-22 08: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想被跨省吗
我错了,沉默......^18^ 制作上不说,创意上完全山寨,《无尽》就要减去一半的分数 我们才刚刚上路 “现在才第四季,三七才刚刚上路。”要学习的还很多,大家共同成长 支持原创,杜绝拷贝,希望大家都能有自己的创意,借鉴可以,山寨就没什么意思了,看不出什么水平,只能当练手而已... 看了LZ的帖子,觉得作为人民选择奖的得奖人之一,还是应该说点什么,希望你能理解。
《大嫂》14日发到网上之后,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就得到了很多论坛朋友的回复,真的是很意外的事(具体是哪些朋友,您到帖子内也能看到。至于是不是水军,相信也很容易判断出来)。在帖子中我们也一一的做了回复,大多数我们用的“点评”,为了不让大家觉得我们是为了顶帖子而回复。后来为了让更多人看到我们的片子,我们也正大光明的顶了几次帖子,我相信这个初衷,对谁来说,并不为过。作品得到别人的评价,总是让人高兴的,同大家交流,让我们这次的创作变得有价值,这也是这次参赛的意义。由于刚到论坛不久,并不了解以往的比赛规则和方向,《大嫂》诠释的选择也就不是那么准确,在这里得到很多朋友的建议,谢谢大家。
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高兴别人说你的作品不如那部更好这样的话,因为再小的一个东西,都是每个团队用心去创作的结果,请每一个轻易说出这样话的朋友,想想自己身边那些共同努力的战友们,这也是将心比心的事。在我们的角度来看,《大嫂》被选为一个优秀的作品,并不过分,但如果因为热度而否定它,我觉得很过分。
在评奖的这几天,我用空余的时间,用心的把121部作品都看了一遍,其中个人比较喜欢的有《新年》、《答案》、《全家福》、《傻保安》、《无尽》等等,从中也学到了很多。
《大嫂》这部片子的创作过程和体会,在帖子内说的很清楚了,其实我们就是想弄个好玩的东西,大家看了会心一笑,从中能感觉到我们这个创作团队开心的状态。这像张名片,发出去,让刚刚加入论坛的我们,给予大家一个清晰印象。最后谢谢评委会及朋友们给予我们的这个人民选择奖。这是对我们的认可,以后我们会更加努力。 dandy0063 发表于 2011-12-22 12: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了LZ的帖子,觉得作为人民选择奖的得奖人之一,还是应该说点什么,希望你能理解。
《大嫂》14日发到网上 ...
首先,我发这个帖子的初衷,并不是说有人作弊还是什么样的,也不是针对这次获奖的人说的,只是提醒邓大,可能会出现一些猫腻,毕竟作为旁观者和参与者,发现潜在的问题还是有提醒的必要,毕竟希望这个坛子越来越好。
其次,关于我提出的人民选择奖的作品专业度问题。这一点我想说明,忠言从来逆耳,有差距就是有差距,如果参与的目的,就是想得到别人的赞许,那么反面的意见怎么会让人提高呢,这一点上国外在针对一个作品争论上,常常面红耳赤,说话也不客气,但是争论完回复平静,大家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因为别人站在你自己看不到的角度在帮你提高。关于《大嫂》,我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视听语言就是初级水平,情节推动全靠对白,有很大提升的可能性,不是在否定这个作品本身,而是从一个影视人角度,提醒叙述这个故事手法还是比较稚嫩,还有差距。周传基曾经说过“中国电影沦为话剧,瞎子看电影,也能感动。”这种中国式影视叙事弊病,由于以对话,旁白作为说明,根本就杜绝了电影独特的视听语言,这也养成了我们很多坏习惯,以为这就是正常的视听语言。其实我们离真正的用视听语言叙事还差得很远。
如果我说话说重了,请见谅。我更希望看到,大家在互相交流的时候,能说出“狠”话,即使批得体无完肤,只要确实能互相提高,我觉得都不过分。毕竟我们不是开人民代表大会,举手表决赞成,一团和气就完了。我们是需要携手并进的,因为我们是filmaker. 罗渊 发表于 2011-12-22 13: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首先,我发这个帖子的初衷,并不是说有人作弊还是什么样的,也不是针对这次获奖的人说的,只是提醒邓大, ...
同意你的观点!这次三七很多作品都有“硬伤”,即便是获奖作品同样存在..... 旁白和画面分别承担叙述不同的部分也就成为了最终的诠释方式。其实微电影刚刚起步,哪种方式才是对的,谁)又能下定论?至于什么是好的视听语言,觉得也不是几句话能讨论清楚的,也就不多说了。
这话真的不敢苟同,视觉部分 光影 色彩 运动等 听觉部分音乐 音效 主观声音 客观声音 以及建立在这个物理基础上的心理时间和心理空间,同时在处理心理时间层面上的节奏。每个部分就像交响乐的乐器,只有充分知道每个乐器的特色,融合在一起才会出来一部优秀的交响乐,这就是视听语言的组合,只有调和好视听各成分所占的比重、节奏等,才会是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语言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乐器。
补充内容 (2011-12-23 16:23):
视听语言分为视觉部分和听觉部分,此句话补在上一段“----不敢苟同,”后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