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图仕专访《长安的荔枝》摄影指导王博学、灯光指导张勇专访
这部戏比较有挑战的地方是哪些?
王博学:这部电影改编自马伯庸的小说《长安的荔枝》,聚焦的是古代生活中的小人物。像这样以底层人物为主角的古装片,其实在国内并不多见。筹备时跟大鹏导演在影片风格方面探讨了很多思路,常见的古装片拍摄的都比较宏大,但这个故事本身写的是底层人物,不算古装,时代背景只从人物和故事出发,剧本其实是一个偏向现实主义的题材。到底是延续古装片一贯的宏大叙事,还是转向更贴近现实的表达方式?最终,我们将影片风格定位为“古装现实主义”。
官方海报
怎么拍“古装现实主义”?首先,它必须保有古装片的基本质感。为了达到这个“古”,我从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找到了一些灵感,希望将其中极具东方美学的理念和造型技巧引入到这部现代电影的视听语言中。同时又要融入现实主义的一些手法,比如加入一些现实主义常用的手持拍摄、使用真实的光线来塑造环境和人物,不要被古装华丽的色彩吸引要整体控制全片的色彩等等,从而让观众感受到更真实的历史氛围。这也是整部影片最大的挑战之一。
幕后资料
如何平衡影片的现实主义和剧情中的喜剧元素?
王博学:虽然本片是个带有某种现实意味的古装片,剧本还具备一定的喜剧色彩和黑色幽默的气质,我跟大鹏导演都不希望用传统古装片那种四平八稳的方式去拍它。因此,我们根据人物所处的环境和剧情不同阶段变化,会调整构图和镜头语言,用更有张力的视觉风格去强化人物情绪,辅助叙事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传递出一些黑色幽默的感受。最终在调色过程中整体从现实主义的冷峻基调又往喜剧商业类型片的暖色基调上靠拢了一些。
预告片截图
整个剧本从情节的推动上明确的分了四个段落:第一段是主角刚到长安,从一个普通人初到皇城成为小吏,感受官场规则。这段强调唐代盛世的繁华,画面相对规整。
预告片截图
第二段是第一次前往岭南后。这个阶段集中展示岭南与长安的差异和荔枝园的自然生态,人物状态已发生变化,整体造型风格随之调整,使用了偏新现实主义的方式用了很多自然光,打破原有印象。
预告片截图
第三段是角色回到长安遭遇阻力最后获得右相相助,从小吏变成了可以发布号令的人,视觉上又回到了对称稳定的画面语言,强化了阶层的转变。
预告片截图
第四段是第二次前往岭南最终运送荔枝,这一段和第一次初来岭南有明显区别,人物心态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情绪非常饱满,视觉处理也偏向盯住演员的表演,让情感更加细腻。
预告片截图
前期在光线设计以及灯光器材的选择上是如何考虑的?
张勇:这部戏无论是制作团队还是演员团队,专业度都非常高,拍摄节奏也很快。而灯光组人手相对紧张,如果使用传统钨丝灯或HMI,很难配合高效率的现场运转节奏。因此我们在前期就决定主用LED灯光系统。
这次主要使用的是爱图仕全系列灯具,包括几十台电风暴XT26、CS15和 STORM 1200x,各种尺寸的 INFINIMAT 气囊灯、INFINIBAR 方形管灯;此外还有LS 600c Pro II、LS 60x、MC Pro、B7c,以及amaran F21c/x & F22c/x、amaran 200d/x等。最难得的是,我们还与爱图仕合作定制了一款可升空气垫灯。所有灯具都通过控台或者Sidus Link Pro App控制,配合Sidus Four大大提高了预置和转场调光的效率和控制范围。这套系统非常高效,特别适合这种多场景快速切换的拍摄方式。
拍摄花絮
王博学:我们在光线设计上始终坚持“古装现实主义”的理念,力求真实。在这个基础上,也会根据人物情绪和情节加入做一些戏剧性光效,既不失真实感,又增强了视觉层次和情绪表达。
预告片截图
比如夜戏,基本上全都用的是都是实景中的蜡烛和火把的火光,主光全部来自真实的物理光源。当有些真实的物理光源有时亮度不够,我们就会用爱图仕MC Pro、NOVA P600c等进行补光。比如有一场戏李善德骑马南下露宿在山洞里,火堆距离演员不能太近,我们把MC Pro藏在火堆后,模拟火光效果向四周扩散打光,这样既保留了火光的真实质感,也实现了对环境的补光,很好地融合了自然光和人工光。
拍摄花絮
您对爱图仕产品使用体验如何?
张勇:这次使用了爱图仕新推出的STORM 1200x,它采用爱图仕自研的BLAIR光源引擎,独特的五色混光设计让灯具具备2500K-10000K的广泛色温调节范围,而且还支持千分级调光,在低亮度下色温依然非常稳定,非常适合细腻的光线控制需求。
拍摄花絮
电风暴XT26使用频率也非常高。这款灯的亮度已经超越传统4K镝灯,光线穿透力强,发光面小(直径仅6.5cm),在窗前模拟阳光非常真实,加上柔光布还可以变成大面积柔光源,几乎成了每个拍摄场景的必备灯具。
拍摄花絮
室内大面积布光时,我们使用了大量的INFINIMAT气囊灯,这部戏总共用了20盏8×8的INFINIMAT,以及若干4x4、2x4、1x2的INFINIMAT。这款灯能够在同等面积下达到双倍的亮度输出,能够持续输出柔和的光线,布置方便,整体表现非常理想。
拍摄花絮
定制的可升空气垫灯现场使用场景有哪些?
王博学:使用场景非常多。影片的部分取景地在襄阳的唐城,之前我和张勇一起合作拍摄的《侍神令》也在这里取景的,所以对这里的制作条件比较熟悉。在我们接到项目初期就开始研究襄阳唐城夜景的基础底子光该怎么打。因为唐城它主要是针对游客开放,景点建筑都比较集中,常用来打月光底子光的吊车很难开到景区里,所以对于夜景拍摄的布光有很大挑战。
拍摄花絮
张勇后来和爱图仕联合定制了一款可升空气垫灯。它亮度很高,特别适合做夜景的底子光。比如还有一场拍李善德准备离开岭南的清晨启程戏,是在晚上拍的,但我们需要营造出天微亮的感觉。所以要让火光对环境产生反应,又不能像真正的夜戏那样暗,就必须有一个极亮的基础光来“撑亮”画面。
这个气垫灯就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它既提供了充足的环境光,也能让火光在镜头中的效果更加自然。甚至有时候我们会把灯升起来反过来用,当成一个遮光板或者反光光源使用,灵活性非常高。几乎每天拍摄夜戏时,气垫灯都是必备工具。这款灯跟INFINIMAT一样,充的氦气还能回收,也不用考虑成本不可控的问题。
拍摄花絮
您对未来影视灯具的发展趋势有何见解?
王博学:未来的主流一定是大功率LED。现在LED灯从面板灯、四头灯到单灯头都已经覆盖得非常全面,下一阶段关键在于大功率的突破。我的观点是,LED灯不需要追求“全彩”,而应更多聚焦在光强和色温稳定性上。
像爱图仕新出的STORM XT52这种产品就非常有价值。因为在日常拍摄中,LED灯高亮度、稳定色温是关键。实际拍摄中90%的使用场景是为了满足亮度需求。STORM XT52在亮度上已经大幅超过6K镝灯,搭载的BLAIR光源引擎能够确保灯具在低照度的条件下保证色温稳定,而且还有部分彩光功能,几乎能够满足所有拍摄场景了。
张勇:我也非常认同。LED灯的发展趋势是朝着高功率、高效率、宽色温范围、精准调光这几个方向走。STORM XT52是一款很典型的代表——色温从2500K到10000K全覆盖,同时还能输出超越Rec.709 87%的彩光。HSIC+调光模式让它可以模拟日落、黄昏、路灯等复杂光效,非常适合氛围营造。而且它支持0.1%-100%千分级丝滑调光,这是传统灯具做不到的。未来这种具备高可控性的大功率LED灯一定会越来越普及。
拍摄花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