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I中国 发表于 2024-4-23 21:06

ARRI Impression V复古滤镜技术讲座

· Impression V复古系列滤镜 & 焦外高光 ·

以下这些Signature Prime无滤镜的原生画面表现出了ARRI对于影像散景(画面焦点以外区域的统称)的构思与打磨,整体视觉感受目眩神迷。







而看懂散景最好的方式或许是把重点放在焦外高光,不过此处存在一种误区 - 把散景跟焦外高光划等号。散景是多种特征复杂的交互表现,而焦外高光又是最容易用肉眼观察到的特征,但却不能因此以一概全,因为散景影响画面中所有元素 - 无论高光或暗部。

Signature Prime镜头对各种色散,特别是球面像差的校正非常到位。因此高光是平的,每一个亮点边缘略微发散,结果就是背景像奶油一般融合。因此焦点清晰可辨。我们通过抹掉背景中几乎所有的硬边,为前后景提供明显的分离度。

但我们尝试解构这种现代化的沉稳风格,添加一些球面像差,使它在视觉上表现得风格迥异,不禁让人回想起许多经典的好莱坞人像镜头。而Impression V复古系列凸透滤镜 (P) 的效果,是去创造一种新的焦外高光 - 边缘进一步发散。在画面中间,高光中心明亮边缘散开,所以不再是均匀的亮斑,中心明显更亮而在画面四周我们看到很多彗星像差,造成这种涂抹的形状,亮点形成拖尾,好像被什么漩涡吸引进去,视觉效果十分特别。




而凹透滤镜 (N) 做的事恰恰相反,焦外高光的中心反而更暗,更容易强调出画面元素的质感。在不加装滤镜或者加装凸透滤镜(P)时画面的空间感更明显,因为前后景分离更彻底,而加装凹透滤镜(N)后能感觉到一点空间的挤压,因为焦点和前景元素边缘都很锐利。尽管严格来说,背景仍然虚焦,还是有不少形状明显的纹理,增添一种活跃感,甚至是“不安定,躁动”的感觉。但彗星像差形成的漩涡没有了,因为画面四周的慧差表现在相反方向 - 画面是朝外涂抹的,因此不再有漩涡效应,视觉效果完全不一样。





· 从日景镜头分析Impression V复古系列凸透(P)/凹透(N)滤镜·

首先同样是Signature镜头原始风格 - 焦点主体非常清晰自然,就像肉眼看向窗外的感觉,但与此同时前后景切割感很强,得益于优异的球面像差校正,背景因此特别柔和。



在下图中,可以看到在凸透滤镜 (P) 的作用下,画面四周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的漩涡效应,仿佛画面中间有个黑洞,要把四周元素“吸”进去。画面左上有一些高光亮点,跟之前夜景的很像,高光最亮的地方指向画面边缘。可见散景不仅仅是高光,它从根本上改变了背景的风格。





而使用凹透滤镜 (N)后能看到边缘元素受到强烈影响 - 特别锐利,反差凌厉,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表现,比如一些失焦的重影,给人一种并不平静的视觉感受,仿佛有能量在聚集涌动,弥漫着一种“危机感” - 似乎前景弥漫一种危机感就要冲破银幕,距离感减少了,内敛的情绪也荡然无存。





那么中心亮的“圣诞球”高光和中心暗的“甜甜圈”高光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以下面的画面为例,背景有大量圣诞球高光还伴有一些漩涡效应,但前景这位先生表现出了较高的锐利度 - 这是因为在前景部分,“圣诞球”高光占据了主导地位,并制造出了一种比较硬朗边缘,显得人物似乎更接近焦点;



假如改用凹透滤镜 (N)画面风格正好反过来 - 现在从焦点往后,背景反而更加锐利,而从这位女士的脸到前景会变得更柔和,这位男士也与刚才加装凸透滤镜(P)时相比变得不是那样锐利。



这样的变化恰恰是发挥创造力的地方,比如可以用这种方式协调画面中人物的关系 - 让前景这位先生看起来更锐利或更柔和,使背景纹理更锐利,让女士更融入背景,压缩她和背景的距离...将景深整体往前或往后移动,现在可以让不同程度的Impression V复古系列滤镜来达到丰富的效果风格,开启无穷创意可能性。


· 模拟经典的好莱坞人物镜头 ·

Signature镜头的原生风格非常真实,极其自然。它捕捉全部细节和纹理,渲染细腻的肤色,让人物看起来人物非常上镜。而如果要营造一种复古风格,就需要给它添加一些“瑕疵” - Impression凸透滤镜 (P) 让Signature镜头能够模拟经典的好莱坞人像镜头 - 画面中这位女士好像被一层柔光笼罩,加上柔和的背景,令人想起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人物质感。





https://www.filmaker.cn/data/attachment/forum/202403/16/203420dyvmhzjavfaha19m.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RRI Impression V复古滤镜技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