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东 发表于 2011-8-30 01:51

第三季赛后有感

第三季作品评奖会上,评委们的对本季作品的评论,让我想起以前制片课老师在课上画过的一张图。简单明了,一看就懂,跟大家分享一下。




http://www.filmaker.cn/xwb/images/bgimg/icon_logo.png 该贴已经同步到 邓东的微博

色和尚 发表于 2011-8-30 01:58

哈哈哈,我看到了大便。

yg46yg 发表于 2011-8-30 02:16

我的理解是:狗屎要变成剧本是先经过幕后人员 再经过演员;而剧本要变成成片 是先经过演员 再经过幕后人员

yanggangyuna 发表于 2011-8-30 02:58

五个字:演员太烂了

yking 发表于 2011-8-30 07:37

看不明白

apot 发表于 2011-8-30 09:16

求解答!

邓东 发表于 2011-8-30 10:24

嗯,解释一下。

左边坐标代表电影成片的档次,底下最差(shit),顶上最好(oscar)。右边坐标代表剧本档次,底下最差,顶上最好。演员所处位置,是参演电影的剧本档次。演员JJ射水能力代表表演功力。射到的位置,就是最终电影成片的档次。

这样解释,可以明白了吧。^39^

yjyart 发表于 2011-8-30 10:40

邓东 发表于 2011-8-30 10: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嗯,解释一下。

左边坐标代表电影成片的档次,底下最差(shit),顶上最好(oscar)。右边坐标代表剧本档 ...

很形象,很生动

梦想者赵立军 发表于 2011-8-30 10:45

我理解是低档次的剧本全靠演员提升成片品质,高档次的剧本,演员又演的太烂,是这意思吗^10^

6kun 发表于 2011-8-30 10:51

是说好演员+差剧本>差演员+好剧本 吧

yking 发表于 2011-8-30 12:04

明白了

chekng 发表于 2011-8-30 12:38

明白了 邓大这个时候说这些的意思, 就是这一届参赛的很多好故事因为表演问题最终影响了成片的成绩。没能入围得奖。反过来说,没有入围得奖的片子里,有很多故事还是很不错的,所以不要灰心,下次继续努力。^09^是这个意思吧?

于云生 发表于 2011-8-30 13:00

这里好像没有导演?我觉得导演应该是能控制jj流量(精确地说是通量)的关键吧

grace2660 发表于 2011-8-30 13:23

我理解这图的意思是,虽然好演员和好剧本同样重要,但如果真的只能二选一,那就是好演员更有用

chenduomi 发表于 2011-8-30 19:42

我想知道这个“剧本”指的到底是什么,就是个故事梗概,还是包括具体动作

邓东 发表于 2011-8-30 23:24

这不是评价作品的,是一个关于演员重要性的原理图。
好演员能将平庸的剧本演成好片子,而差演员能毁掉优秀的剧本。

而导演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确立片子的风格。而片子本身的品质,更多得依赖演员。
就像很多著名的影片,因为演员对某个角色的塑造而成为经典。如果换另一个演员,可能就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邓东 发表于 2011-8-30 23:31

补充了例子,《编辑部的故事》剧本有很大的问题,编辑部里冬宝、葛令、于德利等几个角色的台词是没有反差的,读剧本都像一个人说的话。而让葛优等人一演,每个角色都变得个性鲜明反差强烈。如果换其他人演,编辑部可能就是一部平庸的电视剧。

音乐长老 发表于 2011-8-31 01:40

学习了,很好的帖。演员驾驭舞台的能力越强对摄像师和导演会也提出更大的课题。但一般群众演员都是拍得僵、刻板,有时候还缺氧哈哈……

left1905 发表于 2011-8-31 07:15

邓大,在国外,演员是怎么培养起来的??国内国外有什么区别??求解

chenduomi 发表于 2011-8-31 13:37

在电影中,演员就是指一个人,或者实际上,就是指任
何推动故事又为故事所推动的东西。它是观众注意和关心的
焦点,并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经历一定的变化过程,或者经
历一定的命运变化。演员常常都是人,但是物体,事件和动
物也同样有用——例如河流、民族、城市、疾病和诸如难题
与革命这样抽象的概念,都可以作为演员素材。

    摄影机镜头,不象人的眼睛那样,它对世界一视同仁。
它对一切可见的东西同样有兴趣。它不是人,因而不象人那
样会受骗上当,也没有人的私心。诸如碟子和楼梯这样无生
命的物体,以及闪电和阳光这样的事物,都可以象描绘一条
小狗和一个漂亮的姑娘那样来描绘。

    赋予这些东西以动作感、运动感和生命感,或反之,这
是电影表现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据风格,故事迫切的需要
和个人的哲学观点,可以使无生命的物体情趣盎然。这类
物体通过在故事中的动作,可以产生意义。由于为观众记
录这些物体的形象的摄影机是不偏不倚的,所以这些物体
在视觉上可以象人一样重要,一样有趣,甚至当有人在一
场戏中和它们争夺注意的时候也是这样。另一方面,人也可
以当作仿佛是一些道具或装饰来使用。他们也可以成为布景
的组成部分,象某些布景或构图因素一样重要,但是对故事
动作却不起直接的作用,不成为注意中心,不发生任何变
化。总之,怎样对故事发展有利就怎样来使用物和人。

                  挑选演员

   一部电影的思想只有通过演员才能成为具体的东西。正
如环境的因素(音响、时间和形象)是设计出来的一样,在
那一环境中活动和对其产生影响的演员也同样可以设计。演
员“设计”主要包括挑选演员(分配角色)、设计动作和语
调,从而以与影片的思想风格相谐调。一个演员是否富于个
性,可以影响一部电影的整个性质。弗兰索阿?特吕福在谈
到他怎样使用查理?阿兹纳沃时这样说:

      拍摄《打死钢琴家》一片时讨厌的是,我可以随意
    而为——因为主题不具备什么固定的形式。阿兹纳沃具
    有惊人的喜剧才能——我满可以拍一部喜剧电影;他很
    有权威——我可以拍一部表现暴力的影片。但是开始的
    时候,我并不知道我要做什么——因为在他拍过《碰钉
    子》那部影片之后,我有一个迫不及待的愿望,就是想
    使用阿兹纳沃。当然,我不该那么着急,应当先对他好
    好了解。

    挑选电影演员不同于挑选舞台演员。在舞台剧里,比起
在电影中,演员更容易适应他的角色。实际上,使自己变成
另一个人的才能,这是对舞台演员起码的要求。例如,一个有
才华的三十岁的女演员,可以在舞台上扮演七十岁的老太太
而毫无逊色。这是由于舞台演员和观众之间,在美学欣赏时
和实际情况中,隔了一段距离,所以在性格刻划和适应性方
面可以留有充分的余地。因此,挑选舞台演员时,戏剧才华
这一因素(声形训练和戏剧才智)就较之身体和心理上的相
似关系更大。既然在舞台上的目的是为了引起演员和观众的
交流,即使在没有服装、布景和化妆的情况下也可以办到,
那么实现这一目的的才华也就是头等重要的了。

    然而,在电影中,这种过程一般是反过来的。剧中人物
得适应扮演他的演员。观众和电影演员之间的关系如此密
切,以致没有什么幻觉的余地。在这里,一个三十岁的女演
员不论她多么富有才华,要她扮演一个七十的老太太,只有
在极其罕见的情况下才能成功,而且也只能偶尔为之。布努
埃尔在谈到外貌的重要性及其对角色分配的影响时这样写
道:

      关于分配角色,我主要是依靠自己对角色的外
    部要求的直感。在《纳查林》一片中我需要一个侏
    儒。于是我们试拍了八个这样的人。我根据外形所
    选中的那个人原来具有非凡的表演才能。然而,对
    于对白多的角色,我倒是宁愿用专业演员,而不愿
    用非专业演员。

因此挑选电影演员牵涉到要决定外形是否类似剧中的人物。
年龄,体形特点(不是身高度,因为这在电影中是最不重要
的),声音特色,反应能力和“个性”,这些都是挑选电影演
员的因素。其中个性也许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难捉摸的。
心理的适应性,对挑选电影演员来说,也和形体是否类似剧
中的人物同样重要。

chenduomi 发表于 2011-8-31 13:37

http://www.zhouchuanji.net/wp/?p=190

补充内容 (2011-8-31 13:39):
雷纳逊谈“表演”

ARRO 发表于 2011-8-31 14:32

关于表演对影片的影响,说个大家熟识的,周星星版的韦小宝和黄小明版的差距.

owen 发表于 2011-8-31 15:31

这个图的解读,让我觉得“制片课老师”在为导演推卸责任,把影片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归结于演员,非常滑稽,

首先,剧本是导演指定的,
其次,演员是导演选择的,
再有,表演是在导演指导下的,
还有,全局是有导演控制的,

一直以来,电影,无论怎么说,影片的失败就是导演的失败,
演员只是、也仅仅是导演手中的木偶,影片中的演员是“尸体”,
把成功与否归于“尸体”的能力,岂不是啼笑皆非。

stonefilm 发表于 2011-8-31 20:28

非常认同楼上的看法!

林子 发表于 2011-8-31 21:02

owen 发表于 2011-8-31 15: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图的解读,让我觉得“制片课老师”在为导演推卸责任,把影片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归结于演员,非常滑稽,
...

导演帮助演员将逐个拍摄的、断裂的表演连接起来,告诉演员在每个镜头拍摄时应是怎样的切入点、情绪、状态,与上一镜、下一镜、上一场、下一场,以及前面曾有铺垫的场次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甚至包括动作、动势、运动方向等。不过,有少数演员能够将导演的这项工作变得简单,甚至能自己完成百分之八九十。这少数的演员就是极其优秀的演员。

大卫马梅的书中也将演员的作用描写的较低,事实上还是有很多电影中演员令人叹为观止的表演并非全部来自导演的控制的。

邓东 发表于 2011-8-31 22:39

owen 发表于 2011-8-31 15: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图的解读,让我觉得“制片课老师”在为导演推卸责任,把影片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归结于演员,非常滑稽,
首先,剧本是导演指定的,
其次,演员是导演选择的,
再有,表演是在导演指导下的,
还有,全局是有导演控制的,
...
这只是一个“演员的原理图”,仅仅是说明演员的重要性。导演当然重要,只是这是关于演员的图,并没谈论到导演。

而且,你说的导演,是有话语权的导演,这个说法在中国问题不大,中国的导演还是有一定话语权的。如果是在好莱坞的做导演,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首先,剧本导演没有指定的权力,那是制片人的权力。
其次,导演没有选择演员的权力,那也是制片人的权力。
还有,全局不在导演的控制下,制片人有权中途更换导演。后期剪辑,导演没有决定权。
导演的权力有多大,要看制片人下发多少权力给他。导演的权力不是游戏规则给予的,是制片人给予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是制片人上台领奖,因为影片控制权是制片人的。)
美国一年发行的电影中,有一半以上在宣传时根本不提及导演是谁,因为导演没有名气,对宣传一点作用都没有。最终还得靠明星撑台面。
而对于没有名气的导演,对影片的控制力非常小,个人风格没有施展空间,影片往往“行活化”。很多香港名导到好莱坞施展不开,也是受限于这种游戏规则。
而很多混出来的导演,最后都必须兼任制片人,以获得更多话语权和控制权,也是游戏规则使然。
所以,在中国做导演,还是幸福的。起码现在还是。

urey1001 发表于 2011-8-31 23:53

邓东 发表于 2011-8-31 22: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只是一个“演员的原理图”,仅仅是说明演员的重要性。导演当然重要,只是这是关于演员的图,并没谈论到 ...

确实,有时候导演就是打工仔。没有常人想象的那么风光,工作其实也很辛酸的

林子 发表于 2011-9-1 00:11

邓东 发表于 2011-8-31 22: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只是一个“演员的原理图”,仅仅是说明演员的重要性。导演当然重要,只是这是关于演员的图,并没谈论到 ...

我估计那几个环节导演也不是没有权利,而是一旦和制片人或资方有分歧时,不以导演意见为最终意见,最终的决定权在制片人那

小摇臂 发表于 2011-9-1 00:20

老大表态啦,演员JJ射水能力不行^52^^09^^53^

邓东 发表于 2011-9-1 01:43

林子 发表于 2011-9-1 00: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估计那几个环节导演也不是没有权利,而是一旦和制片人或资方有分歧时,不以导演意见为最终意见,最终的 ...

是这样的,权力在谁手里只有在冲突的时候才表现出来。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三季赛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