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尼来啦!” 蔡司康泰时 vs 蔡司Super Speed
蔡司Contax(康泰时)和传奇的蔡司Super Speed匹配度到底有多高?尼古拉塞特.摩登豪尔(Nikolasset Moldenhauer)要以他一贯的不寻常手法带我们一探究竟,这一次需要请杰克来帮个小忙(杰克.托伦斯,电影《闪灵》男主人公)。
尼古拉塞特曾与蔡司谈起他们的古董电影镜头Super Speed(1980年《闪灵》、2003年《迷失东京》等)和蔡司的Contax系列相机镜头,结果发现这两种镜头使用的镜片和镀膜完全一样,他决定做一次对比测试。
于是我联系上尼古拉塞特,跟他聊聊这次测试的事情。
问:为什么想要对比Super Speed和Contax镜头?
身为电影人,有很大机率会是库布里克的粉丝,你也肯定听过蔡司Super Speed的名号,库布里克的经典之作《闪灵》(1980)和《全金属外壳》(1987)都是用这套镜头拍的。去年有一个广告拍摄项目,我第一次用Super Speed,立刻就被它迷住了。当然,这些镜头的价格超过摄影师能够承受的范围,至少我们中间的大部分人是买不起的。
我曾见过单支Super Speed报价高达13000美元,而且就算你愿意掏这个钱,Super Speed也很少会出现在二手市场上。所以,像我这样的穷小子该怎么办?!于是我开始研究和Super Speed同一年(1975)问世的蔡司Contax系列,它们都打着蔡司标记性的T*镀膜标签。我越来越好奇,假如把两个系列中最接近的两支镜头(Contax F1.4,Super Speed T1.2)挑出来放在一起,它们的画面匹配度有多高?
于是我大胆地给蔡司德国总部打了一个电话,他们非常和善,有问必答。他们明确表示,Super Speed和Contax不但镀膜一样,而且镜片材质也是一样的,整体的结构设计(比如Planar、Distagon等)也一模一样。然而,毫无疑问,特定的设计方案很不一样,毕竟Super Speed是针对S35电影制造的,光圈也略大一点(T1.2),而Contax是全画幅相机镜头。如果再考虑到机械部件和维护保养方式,当然可以把它们视作截然不同的两种镜头。
对我来说,我最关心的是画面匹配度,必须做对比测试才知道。所以我去租了一支50 mm SuperSpeed MKIII,和我自己的全套Contax直接比对。
问:你觉得Super Speed持久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我想我们都认同,镜头只是决定画面优劣的一个小小的因素,不过,镜头也有可能起到无法忽视的重要作用。在一个充斥着iPhone摄像头和CG的世界里,老式镜头那一层淡淡的诗意能帮助你脱颖而出。话虽如此,有时候老镜头又过于“诗情画意”了。蔡司Super Speed和Contax在反差、细节和“个性”之间拿捏得很好,如果你稍微收点光圈,它们就跟现代镜头一样锐利。Contax跟Super Speed还是有差距,但它的价格连后者的零头都不到,但有些特征非常接近。此外,能把蔡司的复古风格带进大画幅摄影机系统,受欢迎一点都不意外。
问:你是怎么把自己弄进《闪灵》里去的?
结合剪辑、绿幕抠像和图像合成。我觉得模拟房间的声响效果(比如洗手间的门关闭之后,大厅传来的歌声变轻了)帮了大忙,提高了场景真实度。此外我还用了一个多年前从VideoCopilot(After Effects大师安德鲁.克莱默的品牌)学到的技巧,在After Effects里把房间映射成3D透视物件,就可以将固定机位转化成摇臂/轨道机位,纯粹的虚拟特效!如果你有兴趣了解的话,在我们的Instagram主页“media.division”发布过一点特效幕后花絮,我们YouTube频道上的内容,很多幕后花絮都放在Instagram上。
问:你做了哪些横向对比测试?
针对那支50 mm Super Speed和我们手里有的Contax套装进行了常规的测试——景深、散焦、视角、对焦......,用到的机身有M4/3(松下GH5)、S35(松下EVA1)和全画幅(Kinefinity Mavo LF),找出在不同的机身上,这些镜头会有怎样的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常规测试无法让你对镜头有直观的印象,所以我们才把50 mm T1.2 Super Speed和50 mm f1.4 Contax带出去外景实拍,大部分时候光圈全开。所有这些实拍镜头只用A、B标记,没有写镜头的名称,重点在于观察二者之间是否有起决定性作用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于你我来说是否能接受。
问:如果自己动手,把Contax改造成电影镜头,难度有多高?
我觉得算简单,特别是假如你有维护保养镜头的经验。Contax做工非常好,我买到的大部分Contax感觉就像新的,尽管它们的年纪几乎跟我差不多了。去掉物理限位和拆镜头卡口非常简单,有些突出零件可能会和光圈机构靠在一起,拆那些部分需要一点技巧。不过有些可拆可不拆,我们在视频里有介绍改造过程。
问:最终,你觉得两种镜头的匹配度如何?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很正常。但如果你问我个人的意见,我觉得它们匹配度很高。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才拍了《闪灵》的桥段,把两种镜头的画面合成在一起(当然,用的摄影机以及我们有限的调色技术也起到一定作用)。
看我们的外景测试镜头,我能分辨得出来,尤其是看它们渲染肤色的方式,确实不一样。但是,假如不把两个画面剪在一起比较,如果把先后次序打乱,我也没办法准确指出谁是谁。这是我的感觉,当然了,评断一个画面还有其它方式。
问:测试结果让你意外吗?
意外,正面的意外。我们认为这次测试展示出了廉价镜头的能力(其中一些最低售价不过200美元而已)。你会发现只要注意一些细节,能获得什么样的画面。
问:这一期视频内容花了你多少时间制作?
这一期视频难度很高,花了不少时间。熬夜、外景,还有租赁公司的交涉等等,差不多8天吧。不过前期是一段更长的旅程——研究Contax镜头,一支一支二手淘回来,一支一支改造,一支一支爱上。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其他用户不用走那么多弯路,从老式镜头里找到一点魔力,再一次体会爱上摄影的感觉。
本期视频网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UjUxKvXgpw
=======全文完=======
原文: https://www.newsshooter.com/2019 ... zeiss-super-speeds/
作者: 马修.阿拉德
https://www.filmaker.cn/fimage/postsignature/ns-about.jpg 本来这套镜头就是很多小工作室的首选,因为手动镜头对焦形成更长。而康泰时相比而言做工和光学素质都过得去。 为什么我买的康泰时50 1.4全开这么糟糕。。。大概可能上一手拆装过吧。。。 MaVouNi.KT.. 发表于 2019-9-26 00:44
为什么我买的康泰时50 1.4全开这么糟糕。。。大概可能上一手拆装过吧。。。
哈哈,我也有颗50 1.4^27^
民用头跟专业头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可维护性”。专业头支持全拆全装和光轴校准,民用头拆开后光轴就很难校回去了,所以买二手头不要买拆过的。。。^13^
邓东 发表于 2019-9-26 02:42
哈哈,我也有颗50 1.4
可是某宝 某鱼上鱼龙混杂真的很难辨别是否拆过的^05^ 波西米亚hjhj 发表于 2019-9-26 10:29
可是某宝 某鱼上鱼龙混杂真的很难辨别是否拆过的
现实情况的确如此,要不说二手镜头也是水很深。。。。除了要找信誉比较好的店家,还需要一点运气。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到Ebay上找日本的专业店买,有些店有几乎全新的老镜头,康泰时,徕卡,佳能FD,尼康AI等等等,新到连当年的发票都在。。。。当然,价钱肯定不便宜。 邓东 发表于 2019-9-26 02:42
哈哈,我也有颗50 1.4
长见识了,我就看网上的镜头点评很多都差异很大。。有些说全开1.4真的很好,有些人说。。F2以下根本不能用。。看来镜头这东西。。除了用料之外。。装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了,怪不得蔡司ZE跟CP2差价这么多。。厂家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使用镜片和装配工艺的区别。。。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