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s2拍的s-log3素材,调色后有大片红色和断层....
本帖最后由 山狗 于 2018-6-27 21:05 编辑第一次用A7s2,用PP9,也就是s-log3拍的,加了lut调了对比饱和之后,脸上和手上有粉红色块....请问是怎么回事?这个机子就是如此吗?
dpx下载地址
https://pan.baidu.com/s/1JGd50E5hrGRGHqq22PEevQ 密码: tv3b
https://pan.baidu.com/s/1FUUtmvoGVTeb9XPQUyvHVA 密码: 6ev4
不使用lut 发段素材,不要截图,截图压缩严重 8比特就是如此,正常现象 用了啊往的LUT吧。这个LUT的特点就是人物肤色粉红,低饱和;绿色饱和度高。
但是色彩断层非常严重。光影过度大的,更加明显! 狗蛋2008 发表于 2018-6-27 20:30
用了啊往的LUT吧。这个LUT的特点就是人物肤色粉红,低饱和;绿色饱和度高。
但是色彩断层非常严重。光影 ...
有了什么LUT...? quang4uang 发表于 2018-6-27 19:59
8比特就是如此,正常现象
也就是说这对A7s2来说很正常是吗?还是可以在设置里调整的更好? 疯哥 发表于 2018-6-27 17:57
发段素材,不要截图,截图压缩严重
多谢提醒,已发 山狗 发表于 2018-6-27 2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就是说这对A7s2来说很正常是吗?还是可以在设置里调整的更好?
正常的,可以拍PP6来缓解这个问题
山狗 发表于 2018-6-27 21: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也就是说这对A7s2来说很正常是吗?还是可以在设置里调整的更好?
8比特素材从最暗处到最亮处总共只有256级灰阶,在容纳高宽容度素材时力不从心。而10比特素材有1024级灰阶,要好很多。所以8比特机器慎用LOG
quang4uang 发表于 2018-6-27 21:16
8比特素材从最暗处到最亮处总共只有256级灰阶,在容纳高宽容度素材时力不从心。而10比特素材有1024级灰阶 ...
了解了,多谢指点 本帖最后由 疯哥 于 2018-6-27 21:55 编辑
山狗 发表于 2018-6-27 21:28
了解了,多谢指点
别听前面的瞎说,根源在于你曝光不足,而不是8bit的问题。Slog特别是Slog3要尽量向右曝光,也就是倾向过曝,后期再压下来,你现在曝光不足,相当于浪费了一部分色阶,造成容易出现断层。A7S2是极为优秀的产品,能用到A7S2极限性能的情况并不多,先要检讨自己的拍摄手法是否有瑕疵,然后再怀疑相机性能。 本帖最后由 弗茵 于 2018-6-27 23:12 编辑
疯哥 发表于 2018-6-27 21:49
别听前面的瞎说,根源在于你曝光不足,而不是8bit的问题。Slog特别是Slog3要尽量向右曝光,也就是倾向过 ...
无论向右暴还是向左暴,无论后期是拉下来还是提起来都会损失色阶,只有尽可能的正确暴光才能尽可能的保留色阶,向右暴的目的是担心素材噪点问题,但后期把高光部分来下来达到正确暴光一样会丢失色阶!其实10楼说的是对的,微单在使用s-log3画面很容易出现色块和断层,即使是不调色都会有 弗茵 发表于 2018-6-27 23:00
这个调色可以借鉴一下,降低对比度和饱和度可以让相邻的两个灰阶更接近一点,看起来没那么明显。不过断层还是存在的,想解决根本问题还是得上10比特机器 疯哥 发表于 2018-6-27 21:49
别听前面的瞎说,根源在于你曝光不足,而不是8bit的问题。Slog特别是Slog3要尽量向右曝光,也就是倾向过 ...
我只是瞎说,而你是真眼瞎
借用盲人的一张图。
8比特素材0到255的亮度之间一共有256级灰阶,这个画面里你用log模式拍摄的时只用到了80——200之间的有效信息,也就是说你在记录这个画面的时候只用到了120级的灰度过渡。所以画面过渡没那么细腻,所以产生了断层。假设你用非log模式的话,就可能会得到200左右的灰度过渡,画面就会细腻的多了。
套用一个公式
假设你用的log能记录14档的宽容度,每档的宽容度平均可以获得256/14约等于18级的灰阶
假设你不用log拍摄能记录9档的宽容度,那么每档获得的灰阶将会有28级的过渡
自己掂量是否需要用8比特的机器拍LOG吧
灵感捕捉手 发表于 2018-6-27 23:06
无论向右暴还是向左暴,无论后期是拉下来还是提起来都会损失色阶,只有尽可能的正确暴光才能尽可能的保留 ...
你给智障讲课,你还指望他能听得懂? 本帖最后由 疯哥 于 2018-6-28 06:32 编辑
quang4uang 发表于 2018-6-27 23: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只是瞎说,而你是真眼瞎
简单来说Slog能够记录比rec709更大的宽容度,其原理是对高光区域进行扩展,如下图
上图为10bit,8bit同理。纵轴为色阶,横轴为动态范围(亮度范围),0点为rec709时的饱和亮度。你会发现log在超过rec709的100%亮度时还保留了一半以上的色阶,此时如果你还采用常规曝光量将只有不到rec709时一半的可用色阶,当然容易出断层。而如果你向右曝光,也就是使用到横轴右侧的亮度范围就能使用到接近全部的色阶,但此时如果不做后期处理图像会太亮(太灰),后期压低亮度后即恢复正常视觉效果,不会损失色阶。
8bit的局限在于如果你真的曝光不足可用色阶就会太少,特别是如果此时是log模式可用色阶就更少,后期在拉高亮度或者大幅度调色(相当于拉高某一颜色亮度)时就容易出现断层。但如果曝光是正确的且不进行大幅度调色8bit是完全够用的。如今论坛里出现明显断层的基本都是前期曝光不足后期强拉的结果。通常在使用rec709模式时曝光峰值处于横轴中部,而在使用log模式时要尽量向右曝光,也就是尽量用尽高光部位的动态范围,这就是根本的差别。
本帖最后由 quang4uang 于 2018-6-28 00:41 编辑
疯哥 发表于 2018-6-28 00:12
你别瞎白话了,由于log对高光压缩的特性,实际256级亮度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越到高光部位色阶越密集 ...
你所谓的高光压缩特效,灰阶不均匀分布那叫伽马曲线,它对应的是coms记录的线性信息。伽马曲线的产生是因为人类的光线的感知是非线性的。摄影机和显示设备为了适配人眼而人为的设置的曝光曲线。跟256灰阶有毛关系啊?你觉得这个0到255的表是干嘛用的? quang4uang 发表于 2018-6-28 00:36
你所谓的高光压缩特效,灰阶不均匀分布那叫伽马曲线,它对应的是coms记录的线性信息。伽马曲线的产生是因 ...
根源就是曝光不足,别扯其它的 疯哥 发表于 2018-6-28 01:46
根源就是曝光不足,别扯其它的
^09^^09^^09^找不到能支撑你歪理邪说的资料了吧 quang4uang 发表于 2018-6-28 02: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找不到能支撑你歪理邪说的资料了吧
连向右曝光都不知道你还夸夸其谈个什么劲儿啊,误人子弟。
疯哥 发表于 2018-6-28 06:22
连向右曝光都不知道你还夸夸其谈个什么劲儿啊,误人子弟。
向右曝光的作用在于避免暗部噪点,仅此而已。a7s大概ire20以下噪点明显,在20以上很纯净,所以要把波形尽量控制在这之上。照此看来,楼主曝光没有问题 黄睿 发表于 2018-6-28 09: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向右曝光的作用在于避免暗部噪点,仅此而已。a7s大概ire20以下噪点明显,在20以上很纯净,所以要把波形尽 ...
压低噪点只是向右曝光的一个附带好处而不是主要目的,向右曝光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log模式的动态范围记录更多的信息,给后期提供更大的调整空间。
黄睿 发表于 2018-6-28 09:58
向右曝光的作用在于避免暗部噪点,仅此而已。a7s大概ire20以下噪点明显,在20以上很纯净,所以要把波形尽 ...
你永远唤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疯哥 发表于 2018-6-28 10:57
压低噪点只是向右曝光的一个附带好处而不是主要目的,向右曝光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log模式的动态范围记 ...
请看波形,这样的光比根本不需要log,用了反而浪费了灰阶。8bit情况之下,要做的就是尽量把波形占满 本帖最后由 疯哥 于 2018-6-28 13:02 编辑
黄睿 发表于 2018-6-28 12:38
请看波形,这样的光比根本不需要log,用了反而浪费了灰阶。8bit情况之下,要做的就是尽量把波形占满
你说得对,这个场景确实不需要log,但其它场景有可能需要,例如某些角度可能有窗或者有灯光。如果开log就要向右曝光尽量把高光部分撑满,后期压光才能保证不损失8bit色阶。楼主这个明显是开了log但曝光不够高,浪费了很多可用色阶,造成断层。 本帖最后由 quang4uang 于 2018-6-28 17:02 编辑
不废话,上个10比特的素材给你看看就知道差距了。
疯狗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这个欠曝光的素材没有断层 quang4uang 发表于 2018-6-28 16:43
不废话,上个10比特的素材给你看看就知道差距了。
疯狗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我这个欠曝光的素材没有断层
断层确实是8bit的原因~我的r2就经常断层,而我的ump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就算我曝光不足也不会存在断层~所以还是扔了索尼的微单吧 买些10bit的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