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装哪个机身上都是18...只是18 105本身是半幅镜头。。像场不足以覆盖全幅。。所以你装全幅机身上会有黑圈。。开apsc模式就没黑圈了。。因为有黑圈的地方被裁切掉了。。但仍然是18.....等效视角等于18乘以apsc转换系数1.5。。也就是27..而s35是一个范围。。厂家自定。。没有明确标准。。只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叫法。这范围大概1.6到1.3都可以叫s35。。。说真的。。我也不知道apsc是不是也只是一个范围。。。这东西都是厂家定义。。连光圈t值。。每家都不一样。。显示器的的srgb也是每个厂家标准不一。。。所以。。等效视角。。从24到27都有可能正确。。详细要看你用的机器apsc模式下开多少传感器面积给你。。不一样的面积系数也不一样。。大概就好。。没必要强迫症的。。
范围到底是不是1.6到1.3我也没这么研究过。。希望懂历史的同学解答一下。。说错了就矫正一下。。谢谢http://www.filmaker.cn//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
本帖最后由 吃瓜群众 于 2018-6-1 01:58 编辑
MaVouNi.KT.. 发表于 2018-6-1 01:07
18..装哪个机身上都是18...只是18 105本身是半幅镜头。。像场不足以覆盖全幅。。所以你装全幅机身上会有黑 ...
您这层楼说的我都全看懂的,我现在唯一不懂的是:
既然这支镜头设计是18-105mm,那我想用这支镜头展示出18mm的广角,我该选什么样的机身?
如果一只APS镜头装在一个APS机身上,也得不到它应有的视角
那干脆叫它24MM或者27MM起头算, 为什么叫18mm?
也许它是以全画幅为基准的, 装在全幅机上它能有18mm的角度(尽管会有黑圈)
所以它应该命名为18mm——哪怕装在任何机身上都得不到18mm的全部视角广度。
我这样理解,还有错误的地方吗? 吃瓜群众 发表于 2018-6-1 01: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这层楼说的我都全看懂的,我现在唯一不懂的是:
既然这支镜头设计是18-105mm,那我想用这支镜头展示出 ...
暂时这样理解并没有问题的。。买镜头首先要了解他到底是像场有多大。。能覆盖什么画幅。。要不买回来随时用不上。。卡口限制。。法兰距限制。。像场限制。。这些都是买镜头需要注意的。。。
如果你需要获得全幅下18mm的对等视角。。只需要找一支18mm除以1.5的广角就行。。例如老蛙12mm 或者图丽11-16
都是不错的选择。。
还有。。为啥不叫24或者27mm。。因为18mm是镜头的物理焦距。。一下发表一下我的猜测。。所谓全幅一比一只是大家为了通用。。才拿全幅做参考点。。照相机发展也是从小胶片慢慢到大胶片。。难道第一台照相机出来的时候就有转换系数吗。。因为这纯粹是我自己的猜想。。我明白原理就好。。对历史没什么兴趣。。欢迎有人科普一下。。感谢
本帖最后由 MaVouNi.KT.. 于 2018-6-1 09:34 编辑
一般厂家的全幅镜王都是24-70这个焦段。。而半幅则集中在17-55这个焦段。。有些公司比较奇葩。。例如要无敌大光圈的适马1835 如果1835要做成1855f1.8。。体积和重量都保证不了。。光学这东西进步很慢。。镀膜还好。。不会有机器那种电子仪器进步那么快。。。所以以后看到类似焦段。。基本可以判断出这个镜头到底是支持全幅还是半幅。。当然最靠谱还是看官方资料。。全幅有全幅的优势和劣势。。体积和重量都要比半幅增加不少。。但换来的优势就是相同焦段下较小的畸变。。。还有景深。。电影百年。。导演都有意无意地追求更大的画幅。。。无论上述几种原因。。无论重量要增加多少。。都在追求更大画幅的路上。。因为在银幕下。。大画幅带给人的感觉是更震撼的临场感。。。emmm玄学了。。其实你有时间可以百度一下关于光学的资料。。我了解得不多。。但这部分相当有趣
吃瓜群众 发表于 2018-6-1 01:53
您这层楼说的我都全看懂的,我现在唯一不懂的是:
既然这支镜头设计是18-105mm,那我想用这支镜头展示出 ...
全副机身是可以18广角但有黑边。18-105mm只是名字而已,估计厂商为了统一。18cm全副广角镜头用在大画幅上也不是18广角,而是比18更广的广角。18-105mm残副镜头只能用在残副机身上,用在全副机身上等于18-105mm但是有黑边。这是我意淫出来的理论。 本帖最后由 xierui117 于 2018-6-1 12:39 编辑
吃瓜群众 发表于 2018-6-1 00:12
谢谢回帖
1、上面有人说是27mm,你又说是24mm,虽然差不多,但谁是正解啊?
焦距,也称为焦长,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从透镜中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不管你用什么机身,标的焦距就是实际真实焦距数值,它一直都是真实焦距。
截幅镜头的成像圈只能覆盖截幅画幅,你装上全幅机身使用全幅的结果就是周围黑圈。
所以结论就是你无法用截幅镜头拍到和全幅镜头一样的可用视角。
结论就是不能做到,放弃吧。
http://bbs.fengniao.com/forum/5822435.html
xierui117 发表于 2018-6-1 12: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焦距,也称为焦长,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从透镜中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不管 ...
正解来了
吃瓜群众 发表于 2018-6-1 01:53
您这层楼说的我都全看懂的,我现在唯一不懂的是:
既然这支镜头设计是18-105mm,那我想用这支镜头展示出 ...
这只镜头就是为残幅设记的,只能用在残幅上。因为相机最初的尺寸定在全幅上,所以焦距都是按实际尺寸说。以后出现了不同的画幅,容易混淆,所以才出现了等效之说。你要达到18m'm的效果只有2个方法:1,买全幅机和18m'm的镜头。2,买残幅机和12m'm左右的镜头。 楼主你可以用减焦转接环做到半幅镜头放全幅机上达到标示的焦距。但不能完全达到。
我来解释一下吧,看了半天,一个原理,说法一多就乱了。从没有人说过所有18mm的镜头就是这么宽的画面,而是仅限于全画幅的18mm是这么宽。这个18mm的焦距,会根据不同画幅的底而产生不同的画面宽广度。以18mm为例,不同的画幅厂家都会对应出这样一款广角镜头,对于全画幅来说是这么宽,对于aps 画幅来说就是这么宽(比全画幅的画面窄了,相当于全画幅的25mm镜头那么宽了。注意,说的这个25mm镜头是为全画幅设计的镜头)所以两个虽然都是18mm的镜头,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镜头。全画幅在胶片时代是个民用普及最高的标准画幅,到了数码时代,各种幅面的感光元件都出来了,就乱了,那么大家便于有个参照,就以全画幅为基准了。特别是数码时代,全画幅又代表着啥啥啥。
而且,再啰嗦一句,好像全画幅里18mm这样的焦距数值好像不多见呢,全画幅广角大多都是16mm或者是24mm这样的数值呢,只有aps画幅(或称之为,半画幅,残幅,截幅)才有18mm这种焦距数值。正是说明他们根本就是用一种数值单位创造的根本不一样的东西。
拖雷安答 发表于 2018-6-4 00: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你可以用减焦转接环做到半幅镜头放全幅机上达到标示的焦距。但不能完全达到。
黑圈
光影旋律 发表于 2018-6-4 02: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而且,再啰嗦一句,好像全画幅里18mm这样的焦距数值好像不多见呢,全画幅广角大多都是16mm或者是24mm这样的 ...
猎鹰18mm slrmagic 18mm
光影旋律 发表于 2018-6-4 02: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而且,再啰嗦一句,好像全画幅里18mm这样的焦距数值好像不多见呢,全画幅广角大多都是16mm或者是24mm这样的 ...
Carl Zeiss Batis 18
楼上两位补充的好,全画幅能有这样两款18mm焦距的镜头,真是喜大普奔!
你的手机的镜头可能真实焦距是2,但是你永远都拍不了等效FX2mm的照片。
18-105这个镜头设计的时候就是针对APSc的,它的物理焦距就是18mm这没错,但是这个镜头覆盖不了FX的像场。
你拿一支18mm的全幅镜头,装在APSC相机上拍一张照片,将会得到一张和你18-105(18端)一样的照片。
你拿一支18mm的全幅镜头,装在FX相机上拍一张照片,然后按APSC的比例裁剪这张照片,也会得到一张和之前一样的照片。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18mm全幅镜头装在一个APSC上拍的照片,周围的一圈是不显示的,像场超出了感光原件的范围,那么多余的那个部分我们可以不需要,就做一个APSC镜头,镜头可以做小一点,便宜点,这就是这个18-105。但是你已经得到了一个便宜的轻巧的APSC镜头,现在又希望得到你舍去的那一圈画面,这就有点不合理了。 视角都是一样的,只是镜头的像场大小不一样,打个比方啊
等效全画幅27mm
本帖最后由 抗争的 于 2018-6-24 17:09 编辑
你是不是觉得:
我开了aps-c,就等于用aps-c机身,再用上18mm的aps-c镜头,广角的像场跟全画幅用18mm一样大?
其实,你开了aps-c,确实等于aps-c的机身,但是你想得到等效全画幅18mm的画面,其实你需要用12mm左右的apsc镜头。
无论是aps-c镜头,还是全画幅镜头,甚至大到中画幅、大画幅镜头,小到m43,s16,2/3,1/3。18mm的焦距就是物理上18mm的焦距,只是像场不一样罢了。
好比,你用中画幅、全画幅、s35、m43,都用50mm的镜头拍摄,然后,把所有的画面都裁切到m43相机的像场,你会发现,同等光圈,同等机位下,中画幅,全画幅、s35画面中间和m43重叠的部分,透视效果,景深,都是相同的。
页:
1
[2]